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87篇
化学   895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氮气保护下, 在无水乙腈中合成了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与稀土铒的配合物并得到浅红色棱柱状晶体。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组成为Er(Cyclen)(CF3SO3)3(CH3CN)。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其单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335(4), b=1.8027(4),c=0.8772(3)nm, β=97.64(3)°, V=2.7171(2)nm^3, Z=4。其中铒为八配位,形成四方反棱柱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72.
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EXAF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鲁勤  吴瑾光  巨新 《化学学报》1996,54(4):374-378
合成了五种新的稀土配合物RE2(NO3)6L2.nH2O, 其中L为一新的含β-双酮和Schiff-base配体, 1, 5-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4')-1-(4'-氨基丁烷-1'-亚胺基)-5-戊酮, RE=Sm, Eu, Gd, Dy, Ho。对配合物进行了质谱、FTIR、变温红外、EXAFS等研究。结果表明: 配合物为双核结构; 配合物中NO3^-以离子型、单齿及双齿同时存在; 配体L中的C=O, C=N及NH2均参与配位; 稀土离子的总配位数为8, 双配位层分别为2个氮和6个氧, RE-N距离在0.230~0.240nm, RE-O0.240~0.250nm。  相似文献   
73.
铜(Ⅱ)离子与许多有机配位体组成饱和配合物后, 均导致铜(Ⅱ)在Luminol-H2O2和o-Phen-H2O2体系中催化化学发光活性的消失。本文首次发现, 当铜(Ⅱ)离子与某些有机配位体组成1:1不饱和配位化合物时, 它们非但不抑制化学发光,而且比铜(Ⅱ)离子具有更高的催化化学发光活性, 据此, 本文建立了用配合溶解Cu(OH)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测定氨基酸的新方法, 检测限均可达pmol级,比文献普遍使用的抑制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10~150倍, 线性范围达三个数量级,相对偏差在5.4%以下。  相似文献   
74.
朱泽霖  李承烈  黄国雄 《化学学报》1996,54(10):972-978
应用连续微反-色谱装置, 在反应温度为210-260℃, 反应压力为1.96MPa,H~2/乙烷摩尔比为8的条件下, 研究了己烷的五个异构体在载钯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总压和H~2/己烷摩尔比恒定条件下,己烷的异构化动力学行为可以用拟一级复杂反应网络来描述。求取了该复杂反应网络中每一步异构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各步反应的活化能在88.2-228kJ·mol^-^1之间。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导了(苯基二亚甲基)双环戊二烯配体合成了新型的桥环(邻、间、对苯基二亚甲基)双(η^5-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衍生物并用这种配体高产率地合成了双钛化合物。  相似文献   
76.
罗勤慧  杨升  沈孟长  张正 《化学学报》1990,48(4):355-359
由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3-氨基硫脲缩合, 合成了"大乌"配体(H3BB), 它与Cu(II)、Ni(II)、Co(II)、Pb(II)、Cd(II)生成五种电中性的可溶性"大乌"配合物, 除Co(II)配合物外, 其余四种均为乙氧基桥联的双核配合物, 配体是将4-叔丁基2,6-二羟甲基苯酚用MnO2在室温下直接氧化, 得到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 然后再与4-正己基-3-硫代氨基脲缩合而得, 该反应步骤较少, 产量较高, 优于前人结果。用IR、UV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Evans的核磁共振法研究了吡啶与Ni2BB(OEt)在轴向的作用和配合物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这五种配合物中, 有趣的是Ni2BB(OEt)呈顺磁性, 本文对其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合成了新型Co(Ⅲ)配合物trans-[(en)~2(NO~2)Co(O~2CC~5H~5N)](ClO~4)~2, 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以[Fe(CN)~6]^4^-和[Fe(CN)~5(H~2O)]^3^-作为还原剂, 考察了该配合物被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反应体系分别按外配位界机理和内配位界机理进行电子传递。在25℃, Ⅰ=0.5mol·L^-^1,trans-[(en)~2(NO~2)Co(O~2CC~5H~5N)]^2^+/[Fe(CN)~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Q~i~p=29mol^-^1·L, 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e~t=2.4×10^-^4s^-^1,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H^≠~e~t和活化熵△S^≠~e~t分别为1.2×10^2kJ·mol^-^1和5.0×10^2J·mol^-^1·K^-^1。在40℃, pH=8.0, Ⅰ=0.1mol·L^-^1,trans-[(en)~2(NO~2)Co(O~2CC~5H~4N)]^2^+/[Fe(CN)~5(H~2O)]^3^-反应体系前驱双核配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7.0×10^-^5s^-^1。最后讨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 两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势差等因素对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的合成、氧合和催化苯偶姻的氧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碱的作用下,2,4-双(N-咪唑甲基)-6-取代苯酚(1)和2,6-双(N-咪唑甲基)-4-氯苯酚(2)与1,2-二溴乙烷、1,3-二溴丙烷、1,4-二溴丁烷或α,α'-二溴间二甲苯反应,合成了新型的模型配体(3~9)。配体与[Cu(CH~3CN)~4]ClO~4反应,得到两个咪唑基与铜配位的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10~16)。研究了模型物的氧合作用,发现模型物15和氧气反应,发生分子内的羟化,生成μ-酚氧基-μ-羟基的双核铜(Ⅱ)配合物,其它模型与氧气反应,生成双(μ-羟基)双核铜(Ⅱ)配合物。以4为例,详细研究了其模型物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及反应动力学。考查了碱、外加配体、金属离子等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模型物的活性是铜盐或单核铜配合物活性的近六倍。求出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V~m~a~x、k~m分别为9.47×10^-^5mol·dm^-^3·s^-^1和0.0418mol·dm^-^3,表明模型物催化的苯偶姻反应,遵从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9.
本文根据分子碎片结合原理, 用直接法由简单的单质元素, 金属盐类及配体,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 时间及配体用量在CO气氛下一步合成含羰基和不含羰基的簇合物: Pd3(SC6H4OH)3(PPh3)3(OH)2Cl(1),Fe2S2(CO)5Pd(PPh3)3(2), Fe2S2(CO)5Pt(PPh3)3(3)。对它们进行了IR, NMR,EDS, 元素分析, 金属分析和化合物1的X光单晶衍射结构分析。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 离子型,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a=1.4629(3)nm, b=1.9263(3)nm,c=2.4908(7)nm, β=94.53(2)°, Z=4, R=0.053。  相似文献   
80.
合成的标题化合物晶体(C~2~3H~2~9N~3O~6Zn)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P2~12~12~1, 晶胞参数a=0.9345(2), b=2.6620(5), c=0.9748(4)nm, V=2.425(2)nm^3, Z=4。利用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过程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探讨了反应的可能机理, 得到其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非等温动力学方程为:da/dt=A·e^-^E^/^R^T·(1-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