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3篇 |
免费 | 550篇 |
国内免费 | 178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027篇 |
晶体学 | 111篇 |
力学 | 71篇 |
综合类 | 42篇 |
数学 | 1550篇 |
物理学 | 7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203篇 |
2013年 | 343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235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250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341篇 |
2006年 | 246篇 |
2005年 | 240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300篇 |
2001年 | 307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42篇 |
1996年 | 145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45篇 |
1991年 | 114篇 |
1990年 | 125篇 |
1989年 | 162篇 |
1988年 | 150篇 |
1987年 | 177篇 |
1986年 | 163篇 |
1985年 | 156篇 |
1984年 | 141篇 |
1983年 | 109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2篇 |
1975年 | 12篇 |
1974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邻苯二酚、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分别与1,5-二氯-3-氧(杂)戊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 合成了开链冠醚化合物(1a-b)。1a-b与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正丁醇中缩合, 得到相应的6-羟基二苯并-16-冠-5(2a-b)。化合物2a-b分虽与丁二酰氯、壬二酰氯在无水苯中反应, 生成了两种新的酯型双冠醚化合物3a-b; 2a-b分别与1,3-二溴丙烷、1,4-二溴丁烷、1,5-二溴戊烷、1,8-二氯-3,6-二氧(杂)辛烷及1,11-二氯-3,6,9-三氧(杂)十一烷在无水二氧六环中反应, 得到了四种新的醚型双冠醚化合物4a-e。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研究了混合簇合物(C5H5FeC5H4C2Ph)Co2(CO)6的结构, 由循环伏安结果, 分别讨论了簇合物中(C5H5FeC5H4和C2O2中心的成键性质,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 晶胞参数a=11.845(6), b=8.155(6), c=24.031(6)A, β=90.88°,晶胞中分子数Z=4, 密度Do=1.637g.cm^-^2, 分析了(C5H5FeC5H4C2Ph)Co2(CO)6的结构特点, 并从成键角度讨论了(RC2R^1)Co(CO)6类簇合物的结构随RC2R^1不同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3.
由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3-氨基硫脲缩合, 合成了\"大乌\"配体(H3BB), 它与Cu(II)、Ni(II)、Co(II)、Pb(II)、Cd(II)生成五种电中性的可溶性\"大乌\"配合物, 除Co(II)配合物外, 其余四种均为乙氧基桥联的双核配合物, 配体是将4-叔丁基2,6-二羟甲基苯酚用MnO2在室温下直接氧化, 得到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 然后再与4-正己基-3-硫代氨基脲缩合而得, 该反应步骤较少, 产量较高, 优于前人结果。用IR、UV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Evans的核磁共振法研究了吡啶与Ni2BB(OEt)在轴向的作用和配合物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这五种配合物中, 有趣的是Ni2BB(OEt)呈顺磁性, 本文对其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二氢辅酶的电催化氧化: I: α-萘甲酰尼罗蓝修饰电极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 SCE)电位区内, 固定化的NNB表观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 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 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g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 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遵循EC机理, 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 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 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三环己基羧酸锡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三个三环己基羧酸锡化合物—三环己基丁酸锡(1), 三环己基-间氯代苯甲酸锡(2), 三环己基-间溴代苯甲酸锡(3)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三种化合物均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分别为P212121(1), Pnaa(2), Pnaa(3). 1的晶胞参数为:a=9.963(2), b=11.004(3), c=20.144(6)埃, Z=4. 2的晶胞参数为: a=8.135(2),b=16.716(3), c=36.426(6)埃, Z=8. 3的昌胞参数为: a=8.165(1), b=16.714(3),c=36.710(4)埃, Z=8. 在1的晶体中, 锡原子呈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 桥联的羧基使其结构成为含有两种不同Sn-O键(2.198(4)和2.427(3)埃)的线型聚合物. 2和3的晶体则是由孤立的分子所组成. 在每个分子中, 四配位的锡原子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 羧基不能象在化合物1中那样在锡原子之间成桥, 可能主要是由于环己基与卤代苯甲酸根之间的空间位阻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用氨基酸对映体在手性毛细管柱上扮离作实例, 研究了任意多阶程升优化程序的普遍适用性. 按计算结果进行实验所得的实际色谱图证明, 优化程序的应用将有助于在保证分离度的前提下, 大大缩短分析时间.提出了一种可以大体反映程序升温下复杂样品各组分在柱内运动过程的轨迹图(x-t图).轨迹图上所显示的每一组分在到达行程终点的时间的准确性得到了色谱实验的验证, 从而为探讨物质在各种条件下的柱内运动状,况特别是为多维色谱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