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化学   10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房喻  孙作民 《化学学报》1989,47(5):487-490
本文为了进一步了解具有生物活性的木杨醛缩氨基硫脲在溶液中与常见金属离子的作用本质, 在半微量恒温滴定池上用PH电位法研究了该物质与铜(II)、锌(II)、镍(II)、钴(II)、锰(II)及镉(II)等二价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通过配基置换反应合成出两个新的三核钼簇合物[Mo3S4(DTC)4(DMF)](EtOH)(1)和[Mo3S4-(DTC)4(Py)](Py)2(H2O)(2).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这两个簇合物的晶体结构.簇合物1的空间群为PT, 晶胞参数: A=10.624(5), b=11.373(2), c=19.216(5)埃;α=87.92(2), β=79.89(3), γ=69.44(3)°; Z=2. 簇合物2的空间群为PT, 晶胞参数:a=11.505(2), b=11.945(1), c=18.974(2)埃; α=99.18(1), β=94.82(1), γ=93.84(1)°; Z=2, 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簇合物的簇胳均是{Mo3S4}^4^+的三核钼原子簇, 对簇合物中配基对Mo-Mo键的影响以及配基置换反应的规律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3.
李思温  任玉芳 《化学学报》1995,53(11):1065-1070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三个新的交生相氧化物: S2SC2O7,G2SC2O7和Sm2BaCo2O7。它们均具有Sr3Ti2O7型的结构, 其中Sm2BaCo2O7属于正交晶系, 其他属于四方晶系。与LnSrCoO4相比, Ln2SrCo2O7(Ln=Sm, Gd)中CoO2平面上的Co-O键缩短, 电子离域化趋势增强, 导电能力提高。在300-1100K之间, 电阻率与温度关系表明, 五个氧化物均表现弱定域系统的特性。300-1100K之间的磁化率与温度关系表明, 在较低温度下, GdSrCoO4和Gd2SrCo2O7符合Curie-Weiss定律, 但前者的CoO2平面上的磁交换作用是反铁磁性的, 而后者是铁磁性的; 含Sm^3^+的三个氧化物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磁性质, 这可能与Sm^3^+离子磁性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用直接裂解低能电子轰击电离和化学电离质谱(DPMS)等方法研究了聚对苯硫醚(PPS).聚噻吩(PT)和聚苯胺(PAn)的热分解行为和某些结构性质, 能提供多至7个链节重复单元的裂解碎片.结果表明: 几种聚合物的热分解均以自由基方式降解,PPS形成环状和线状齐聚物,PT和PAn只能形成线状齐聚物.  相似文献   
105.
合成了四种以Nsp^2和Nsp^3为配位原子的取代不对称多齿氮杂大环化合物,制备了它们与不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结构与其配位性能的关系。以吡啶环为侧链功能基的配体L^1和L^2可根据其环大小选择性地识别Na^+或K^+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1:1型配合物,而与Hg^2^+,Cd^2^+等离子则形成1:2型配合物。大环配体L^3与Co^2^+和Na^+离子形成的双核配合物中两个冠醚环和一个Na^+离子形成夹心配位结构。L^5环中有两个配位中心,因而可同时与两个Ru^2^+离子配位。L^1和L^2均表现出对不同金属离子良好的液膜传输性能和传输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