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化学   213篇
物理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1.
石房蛤毒素(STX)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毒性-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十个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INDO)计算,得到了多种电子结构信息。据此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特征,确定了它们的活性部位。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发现某些电子结构指数与毒性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这些结果为讨论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进一步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2.
潘勇  朱崇业  李全芝 《化学学报》1994,52(4):313-319
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La~2O~3样品,以CH~4与CD~4间的氢原子交换反应作为测试反应来测量La~2O~3对CH~4分子中C-H键的断键能力.采用NH~3-TPD,CO~2-TPD和NH~3,CO~2对催化剂的中毒反应来研究La~2O~3表面的酸中心和活性中心.La~2O~3的表面组成用XPS测量.实验发现尽管酸中心在活性中心只占较小的部分. 但它与碱中心一样对于CH~4分子的C-H断键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提出, 组成活性中心的酸中心各碱中心很可能分别是一部分具有较强酸性的晶格La^3^+和具有较强碱性的晶格O^2^-,而La~2O~3晶体中晶格缺陷的形成能使更多的晶格离子成为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13.
本文用XRD, IR, Raman, SEM和ESR等方法研究了系列氧化物Bi~2Mo~3-3XNb~2xO~12-4X(X=0.00, 0.02, 0.05, 0.10, 0.15, 0.20, 0.25) 的结构和对丙烯氧化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在X<0.25范围内, 催化剂基本保持典型的α-Bi~2Mo~3O~12结构, 少量Nb^5+的掺杂, 可取代晶格中的Mo^6+, 产生氧空位,无序分布的氧空位的浓度先随X值的增加而增加, 当X=0.15时达到最大值, 催化剂对丙烯氧化的催化活性与这种氧空位的浓度成正比, 反应遵循Redox机理。  相似文献   
114.
尤田靶  潘显道  沈晓煊  伍越环 《化学学报》1994,52(12):1203-1207
报道了几种新手性β-二酮的Eu^3+配合物的制备. 进行了配合物手性位移效果试验初步探讨了手性β-二酮的结构及一般作用机理.以及结构对手性位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在恒定1,2-丙二醇摩尔分数X为0.05的混合溶剂中,在5-45℃温度范围内测定无液接电池Pt,H2(1 atm)HCl(ma),1,2-C3H5(OH)2(X),H2O(1-X)|AgCl-Ag(A)和Pt,H2(1 atm)|HCl(ma),NaCl(mb),1,2-C3H5(OH)2(X),H2O(1-X)|AgCl-Ag (B)的电动势.利用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混合溶剂中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利用电池B的电动势确定了HCl在混合溶剂的多组分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系数γA.指出了在恒定总离子强度下HCl仍然服从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logγA是温度T的线性函数.HCl的相对偏摩尔焓遵守类似的Harned规则,计算了HCl的一级、二级和总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116.
对若干线型Mo一Fe一S簇合物[Cl2FeS2MoS2FeCl2][-2](1)、[S2MoS2FeCl2]^2^-(2)、[S2MoS2Fe(SPh)2][2-](3)、[S2MoS2FeS2Fe(SPh)2][3-](4)、[S2MoS2FeS2MoS2][3-](5)、Cl2FeS2FeCl2][2-](6)、[(PhS)2FeS2Fe(SPh)2][2-](7)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它们的特征频率、结构参数和金属原子的氧化态,对νMo-St、νMo-SbνFe-Sb、νFe-SPh、νFe-Cl进行了归属。并对δS-Mo-S的归属作了初步探讨。文中讨论了MoS2Fe单元中Mo原子对νFe-Sb的影响, 通过振动频率与结构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联系及规律性。对两条途径的亲电诱导效应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一个能定性标志Fe→Mo电荷迁移大小的有用参数Δν值。  相似文献   
117.
王风梅  周润亚 《化学学报》1989,47(5):484-486
测知酸碱性物质的微观电离常数, 对全面深入地了解该物质的化学行为及生物活性均很重要, 本文报道了用电位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 测求羟氨苄青霉素在20℃时的微观电离常数.  相似文献   
118.
一种结构新颖的二苯并碘五环内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自杰  陈渝  李裕林 《化学学报》1989,47(5):516-517
研究了用Eschweiler-Clarke反应的3,7-二氨基二苯并碘五环 氯化物的N-甲基化,生成了一个新的二苯并碘五环内 盐, 用IR, NMR和MS测定了内 盐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9.
杨孔章  冯绪胜 《化学学报》1983,41(6):551-554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动态研究已经引起重视。吸附热能反映催化剂表面能量状况和吸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表征催化剂表面性质的重要参量。对于国产甲苯歧化催化剂DFC-1氢型丝光沸石(简称HMDFC-1)的吸附热和催化活性之间关系的报道还不多。在用吸附差热方法考察HMDFC-1的表面酸性时发现,在动态条件下HMDFC-1存在着对NH_3可逆和不可逆两种吸附,而对吡啶则只有不可逆吸附。本文利用脉冲色谱法分别测定了苯、甲苯、二甲苯在HMDFC-1上以及在被NH_3中毒的HM吸附热,和甲苯在被吡啶中毒的HMDFC-1上的吸附热,并以吸附热的差别区别了两类DFC-1上的酸中心,找出了催化活性随甲苯吸附热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20.
天然紫草萘醌类化合物与苯胺和苯硫酚的亲核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天然紫草萘醌类化合物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在没有还原剂和有还原剂存在下与亲核试剂的反应,合成了七个新的萘茜类衍生物。比较了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与合成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