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95篇 |
免费 | 4891篇 |
国内免费 | 1066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6534篇 |
晶体学 | 1880篇 |
力学 | 635篇 |
综合类 | 419篇 |
数学 | 3312篇 |
物理学 | 134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962篇 |
2022年 | 1801篇 |
2021年 | 1803篇 |
2020年 | 1843篇 |
2019年 | 1684篇 |
2018年 | 1389篇 |
2017年 | 1757篇 |
2016年 | 1864篇 |
2015年 | 1618篇 |
2014年 | 2150篇 |
2013年 | 4675篇 |
2012年 | 3239篇 |
2011年 | 3475篇 |
2010年 | 2986篇 |
2009年 | 3607篇 |
2008年 | 3419篇 |
2007年 | 3491篇 |
2006年 | 3321篇 |
2005年 | 2873篇 |
2004年 | 2742篇 |
2003年 | 2287篇 |
2002年 | 1897篇 |
2001年 | 1554篇 |
2000年 | 1440篇 |
1999年 | 1168篇 |
1998年 | 992篇 |
1997年 | 846篇 |
1996年 | 746篇 |
1995年 | 749篇 |
1994年 | 667篇 |
1993年 | 530篇 |
1992年 | 505篇 |
1991年 | 381篇 |
1990年 | 258篇 |
1989年 | 225篇 |
1988年 | 191篇 |
1987年 | 127篇 |
1986年 | 99篇 |
1985年 | 113篇 |
1984年 | 91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65篇 |
1981年 | 91篇 |
1980年 | 64篇 |
1979年 | 67篇 |
1978年 | 45篇 |
1977年 | 50篇 |
1976年 | 30篇 |
1973年 | 3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创建连续流动气相光催化实验系统,采用动态配气法生成一定低浓度的甲醛气体,开发利用介孔纳米TiO2为光催化材料,以促进利用光催化技术应用于消除室内有害污染气体更具实际意义和商业价值.研究表明,以非表面活性剂有机小分子三乙醇胺为模板剂制得了介孔TiO2材料,其粒径在20~30 nm之间;通过控制气流速度为7.5 cm/s以消除传质对反应的影响,在相对湿度为28%和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相对具有相近吸光性能和粒度的DegussaP25,介孔纳米TiO2具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992.
993.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与原位生长技术,制备了ZnSe/SiO2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分 析表明薄膜中ZnSe晶体呈立方闪锌矿结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薄膜中Zn与Se摩尔比为1 ∶1.01—1∶1.19.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薄 膜表面既存在尺寸约为400nm的ZnSe晶粒,也存在尺寸小于100nm的ZnSe晶粒.利用椭偏仪测 量了薄膜椭偏角Ψ,Δ与波长λ的关系,采用Maxwell-Garnett有效介质理论对薄膜的光学 常数、厚度、气孔率、ZnS
关键词:
2复合薄膜')" href="#">ZnSe/SiO2复合薄膜
光学性质
椭偏光度法
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994.
995.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O在Au(111)表面上的吸附能、吸附结构、功函数、电子密度和投影态密度,给出了覆盖度从0.11ML到1.0ML的范围内,O的吸附特性随覆盖度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O的稳定吸附位为3重面心立方(fcc)洞位,O在fcc洞位的吸附能对覆盖度比较敏感,其值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O诱导Au(111)表面功函数的变化量与覆盖度成近线性关系,原因是Au表面电子向O偏移,形成表面偶极子;O—Au的相互作用形成成键态和反键态,且反键态都被占据,造成O—Au键很弱,O吸附能较小.
关键词:
表面吸附
A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特性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u/SiO2纳米颗粒分散氧化物多层复合薄膜.研究了在保持Au单层颗粒膜沉积时间一定时薄膜厚度一定、变化SiO2的沉积时间及SiO2的沉积时间一定而改变薄膜厚度时,多层薄膜在薄膜厚度方向的微观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Au/SiO2多层薄膜在560 nm波长附近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随Au颗粒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在Au颗粒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复合薄膜
关键词:
2纳米复合薄膜')" href="#">Au/SiO2纳米复合薄膜
多靶磁控溅射
吸收光谱
有效介质理论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在正常金属铁磁绝缘层dx2-y2 idxy混合波超导隧道结中,考虑到铁磁绝缘层的磁散射和界面的粗糙散射效应,运用BogoliubovdeGennes(BdG)方程和BlonderTinkhamKlapwijk(BTK)理论,计算了隧道结中的准粒子传输系数和微分电导.研究表明:(1)磁散射和界面粗糙散射均可以压低电导峰,其中磁散射能使电导峰滑移,而粗糙界面散射却能阻止这种滑移,且两散射的共同作用可抑制由混合波两序参数的幅值比不同所导致的电导峰滑移;(2)随铁磁层离超导表面距离的增加,隧道谱在零偏压处由凹陷变成了零偏压电导峰,继而又演化为凹陷中的中心峰;(3)当铁磁层离开超导表面有若干相干长度时,隧道谱中将呈现一些子能级谐振峰.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高质量的MgB2薄膜是实现MgB2超导电子器件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用电子束蒸发B膜和Mg/B多层膜为前驱然后后退火的方法,分别在高温区(~900℃)和中温区(~750℃)成功获得了MgB2超导薄膜.改变退火的Ar气压条件,采用B膜前驱退火的样品Tc可达到38K以上,转变宽度0.3K.Mg/B多层膜的结果尽管Tc稍低(Tc~35K),但薄膜表面更加均匀,且避免了高温下Mg蒸汽污染的问题.对于两种前驱退火中观察到的完全不同的退火气压影响,我们认为是与其各自的超导成相过程相联系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退火气压效应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解释,为今后进一步细致研究退火过程中的薄膜生长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