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432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运用催化气相沉积法及继之的纯化处理,获得了具有规整外型、中空及密集阵列的单壁三维结构碳纳米笼(carbon nanocages,CNCs)。尝试将其用于水体阳离子染料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的吸附去除,实验条件下其上CV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542.6 mg·g~(-1)。进一步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对制得的CNCs表面进行亲水性改性,观察到了改性CNCs对CV吸附性能的明显提升,相同条件下其上CV的饱和吸附容量显著提升至748.5 mg·g~(-1)。运用多种表征及测定,探明改性前后CNCs的组成和结构,并尝试与其吸附性能关联,在此基础上探明改性及促进机制,为进一步研发具有实用意义的污水处理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2.
郑莉  赵坤 《分析试验室》2008,27(5):73-7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子给体苯巴比妥钠与π电子受体茜素红的荷移反应,建立了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钠的方法。在水溶液中,苯巴比妥钠与茜素红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该络合物的组成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43×103L.mol-1.cm-1,稳定常数为2.30×105。药物质量浓度在5~4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6。当苯巴比妥钠浓度为20 mg/L时,10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测定了针剂中的苯巴比妥钠,加标回收率在98.9%~105%之间。  相似文献   
73.
建立了液相色谱安培检测水产养殖用水中的抗菌药物孔雀石绿、结晶紫、亚甲基蓝以及它们的隐性代谢产物的方法。采用V(甲醇)∶V(乙酸钠缓冲液)=70∶30(pH 4.5)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MCX小柱富集,1.4 V玻碳电极直流安培检测,定量限在0.1~0.5μg/L,回收率在66%~101%之间,方法RSD在0.5%~4.8%之间。  相似文献   
7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鳗鱼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LMG,LCV)的残留量.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脱脂、浓缩及净化处理,所得残渣用流动相混合液溶解后,通过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分离,流出液供串联质谱测定,用氘代孔雀石绿及氘代无色孔雀石绿作内标参比定量.结果表明:对MG、LMG、CV、LCV四种化合物在0.1~10.0 μg·L-1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在0.5 μg·kg-1及2 μg·kg-1的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6.5%~91.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1 μg·L-1(对MG及LMG)和0.5 μg·L-1(对CV及LCV),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7%.  相似文献   
75.
依诺沙星与茜素红在水-乙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其中依诺沙星是电子给予体,茜素红是电子接受体,依据此荷移反应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依诺沙星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荷移络合物在 546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率为 8.04×103L·mol-1·cm-1,相关系数为0.999 9.该络合物的组成为 1:1,表观稳定常数为 2.84×104.依诺沙星的质量浓度在 0~40 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当依诺沙星的质量浓度为 20 mg·L-1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 1.2%,回收率在 99%以上.测定了依诺沙星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文献[1]方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6.
用螯合树脂对金属进行分离富集及测定,前人已做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1~4].曾用含键合S双硫腙(P-D)和脱氢双硫腙(P-DT)功能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和螯合树脂分离金和铂族金属[5],用双硫腙负载树脂分离富集Cu(Ⅱ)[6]。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钼(Ⅵ)与溴邻苯三酚红和碱性染料-乙基紫产生的协同显色反应。探讨了利用协同显色反应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钼的可能性。在乙酸介质中,钼(Ⅵ)与溴邻苯三酚红和乙基紫形成[EV]3[MoO2(BPR)]离子缔合型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535nm,相应试剂(BPR+EV)的吸收峰则位于640nm。摩尔吸光系数e536=1.70×105L·mol-1·cm-1。双峰双波长法可使灵敏度倍增。Δε535~640=3.20×105L·mol-1。钼含量为0~0.16μg/mL时,吸光度遵守比尔定律。桑德尔灵敏度(S)为0.00057μg/cm2。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除锗、钛、钨、钒有较严重干扰以外,其它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钼的显色。根据配合物的组成,推测了它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78.
报道了钪钇茜素红S异多核络合物的形成及该异多核络合物极谱吸附波测定钪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此方法测定了纯氧化钇中的微量钪, 并探讨了该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制。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上用单纯形法和改良的平衡移动法测得该异多核络合物组成的摩尔比为: xSc3+ ∶xY3+ ∶xARS=1∶2∶5 。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在pH=2.4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体系中,用苯萃取高铼酸根与乙基紫生成蓝绿色的离子缔合物。试剂和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均在611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76×10  相似文献   
80.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立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高碘酸氧化茜素绿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由于添加了增敏剂,灵敏度提高31倍。方法的检出限为0.34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6%,线性范围为2-18ng/mL,可用于水样,茶叶中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