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99篇
化学   828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邻苯二甲酸钙的热分解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了-水合邻苯二甲酸钙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在160~260℃脱水生成无水盐; 在460~780℃分解生成CaCO~3.C; 在780~900℃生成CaO和CO。用粉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色-质联用分析法表征了各阶段热分解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讨论了热分解产物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2.
铅上阳极硫酸铅膜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斌  庄继华  周伟舫 《化学学报》1995,53(11):1047-105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电位阶跃法, 结合交流阻抗跟踪对铅在4.5mol.dm^-^3H2SO4中-0.6V(vs. Hg/Hg2SO4/4.5mol.dm^-^3H2SO4)极化20min形成的阳极硫酸铅膜的阴极还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大部分能被还原, 其中的硫酸铅颗粒先在表面按扩散控制下的三维瞬时成核与生长机理被还原, 然后Pb^2^+自颗粒内径向扩散至已生成的铅层表面上进行还原。颗粒中微粒间的液膜为离子输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
几种新的3,7-二取代二苯并五元环状溴嗡盐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自杰 《化学学报》1995,53(1):94-97
4,4'-二硝基联苯在浓硫酸中与溴化钠及过硫酸钾反应,直接生成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5).5经SnCI~2-HCI还原得到3,7-二氨基二苯并溴五环盐(6),由6制得重氮盐溶液分别与氯化亚铜,溴化亚铜及碘化钾反应得到3,7-二氯二苯并溴五环盐(7),3,7-二溴二苯并溴五环盐(8)及3,7-二碘二苯并溴五环盐(9).5-9均匀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IR证实.  相似文献   
94.
本文合成了邻香兰素白氨酸合Cu(Ⅱ) 1, Ni(Ⅱ) 2, 邻香兰素苯丙氨酸合Ni(Ⅱ) 3及邻香兰素丙氨酸合Zn(Ⅱ) 4四种配合物。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用微分和积分法进行分析, 推断了第一步热分解反应机理, 得到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此外, 还得到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补偿效应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采用TEXAS分析梯度法从头计算程序, 以STO-4-21G基组计算了γ-吡啶甲酸的谐性力场和振动光谱。直接理论计算的谐性力场经由相关分子转移来的校正因子校正后, 得到的振动基频的预测值和固体样品红外光谱实验值之间的平均偏差为20cm^-^1(面内振动23cm^-^1, 面外振动11cm^-^1)。用这组校正因子得到的力场预测了γ-吡啶甲酸的两个同位素衍生物(-C^1^8O~2H和-C^1^6O~2D)的振动光谱, 所得同位素位移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对平面内振动的个别校正因子依据实验光谱进行了优化, 平面内振动的平均偏差降为15cm^-^1, 总的偏差为14cm^-^1。对预测中的偏差和某些基频的指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郑建仙  耿立萍 《化学学报》1996,54(11):1138-1144
利用4mol·dm^-^3NaOH提取结合层析柱提纯, 从大豆细胞壁物质(膳食纤维)中分离出PRF6聚合物组分(即木糖葡聚糖)。通过酸水解、酸部分水解、纤维素酶降解和甲基化等分析方法, 借助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等现代仪器, 对该组分的结构特征作了详尽的剖析。结果表明其主链结构是由β(1→4)糖苷键连接的葡聚糖, 主链在6-C位置带有吡喃木糖残基作为侧键, 部分木糖残基在2-C位置还连有阿拉伯呋喃糖或半乳吡喃糖残基。  相似文献   
97.
在6-31G^*^*水平上对方酸(3, 4-二羟基-3-环丁烯-1, 2-二酮)三种构象异构体进行了SCF计算。结果表明ZZ型异构体最稳定, ZE型次之。用等键反应能量分析方酸的稳定性, 并与苯作比较, 讨论方酸的芳香性。在6-31G水平上计算了方酸三种构象的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98.
袁谷  何美玉  贺晓然 《化学学报》1996,54(5):481-486
本文报道了二十个脂肪族双烯-1-醇和乙酸酯EI-质谱的特征, 并提出了相似分析法鉴别这些共轭双烯、孤立双烯的双键位置及几何异构体的质谱。  相似文献   
99.
(Ba,Pb)TiO~3的水热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明MEI  李理  徐如人 《化学学报》1996,54(12):1181-1185
以醋酸钡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 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成功地制备出四方结构BaTiO~3和纯钙钛矿结构PbTiO~3, 以及固溶体(Ba, Pb)TiO~3。与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比较, 醋酸根离子更有利于BaTiO~3晶粒的增大。以活性的钛酸四丁酯作为钛源, 200℃-240℃的碱液中, 即会有四方相BaTiO~3的形成, 高填充度也能促进四方相BaTiO~3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16种有机酸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研究了钌(Ⅱ)-邻菲咯啉-有机酸-Ce(Ⅳ)偶合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 化学发光强度与含有羰基或羟基的有机酸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羰基和羟基羧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 提出了偶合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方法用于草酸二乙酯和人体尿液中草酸的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