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07篇
化学   837篇
物理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乳酸-丙酮-BrO3^——Mn^2^+-H2SO4化学振荡体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从俊  庄林  刘义  林智信 《化学学报》1997,55(3):259-264
本文报道了与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中间物参与的乳酸(以下简称LA)-丙酮(以下简称Act)-BrO3^--Mn^2^+-H2SO4新型化学振荡体系, 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 获得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EIN, EP, EL分别为60.68kJ.mol^-^1, 61.03kJ.mol^-^1,135.80kJ.mol^-^1。分析了诱导期的新特征及可能的振荡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2.
本文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H~3L),以改进的合成方法得到此配体与镧系元素形成的九种新配合物.经分析确定其组成[Ln(H~2L)~2NO~3],(Ln=La、Pr、Nd、Sm、Gd、Dy、Ho、Er、Yb.以热重-差执分析、紫外、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等表征,证明Schiff碱具有稳定的分子内氢键并以三卤形式同镧系离子形成稳定的共轭双六元螯合环.经研究表明,此系列配合物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3.
对以正十六烷、油酸钾、正己醇和水所组成的微乳液进行研究,对其流变性和机理作了探讨.微乳液粘度和水油比变化的关系可用相转化来说明.层形结构区显示出有高粘度特征,并具有明显的负触变性现象.对此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pH值和盐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李南勤  朱明华 《化学学报》1994,52(2):186-191
本文研究了杂多酸阴离子在正丁胺柠檬酸盐胶束液相色谱中的保留行为, 考察了胶束浓度,有机修饰剂种类和含量,柱温,pH 值等因素对杂多酸阴离子保留行为及柱效的影响,与反相离子对色谱比较,本体系具有柱效高等优点, 这对分离有较大分子量的杂多酸是有利的,运用此方法进行杂多酸定量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双(α-呋喃甲酸)氧钒的合成和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羧酸氧钒配合物双(α-呋喃甲酸)氧钒。运用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 确证。在实验性动物模型上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初步毒性和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 :双(α-呋喃甲酸)氧钒具有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对糖尿病的治疗显示出 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巯基乙酸锑(Ⅲ)配合物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三氧化二锑和巯基乙酸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配合物HSb(SCH2COO)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0005(8)nm,b=1.19121(8)nm,c=1.23588(8)nm,β=126.822(1)°,V=1.6499(2)nm^3,Dc=2.439g·cm^-3,Z=8,R1=0.0250。并对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进行了指标化,其结果与单晶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67.
对叠氮苯甲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晋熠  刘玲  芦昌盛  孟庆金 《有机化学》2003,23(11):1303-1305
合成了对叠氮苯甲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并利用红外、热重、核磁和紫外 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与研究。包合后客体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提 高,其分解温度提高了+115 ℃;此外还利用紫外光谱的数据计算了包合反应的平 衡常数,为(7933±192)L·mol~(-1)。  相似文献   
68.
《Composite Interfaces》2013,20(2-3):65-84
Reinforcing of polylactide (PLA) with fillers can be an interesting solution to reduce its global price and to improve specific properties. Starting from calcium sulfate (gypsum) as by-product of the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process, novel high performance composites have been produced by melt-blending PLA and this filler after a previous specific dehydration performed at 500°C for min. 1 h. Due to PLA sensitivity towards hydrolysis, it has first been demonstrated that formation of β-anhydrite II (AII) by adequate thermal treatment of calcium sulfate hemihydrate is a prerequisite. Then, the modification of filler interfacial properties with different coating agents such as stearic acid (SA) and stearate salts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 on molecula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s been examined together with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sulting composite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mproved lubricity and better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filler was coated by up to 2% (by weight) SA. The coating of the filler leads to PLA–AII composites that surprisingly exhibit thermal stability, cold crystallization and enhanced impact properties. Such remarkable performance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good filler dispersion as evidenced by SEM–BSE imaging of fractured surfaces. As far as tensile proprieties are concerned, notable utilization of uncoated filler or filler coated by stearate salts leads to PLA–AII composite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and Young's modulus values. The study represents a new approach in formulating new melt-processable grades with improve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by using PLA as polymer matrix.  相似文献   
69.
土槿皮三萜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槿皮(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中分到两个三萜成分, 经化学和光谱方法证明, 其一为具有羊毛甾烷母核的新三萜-3氧代-羊毛甾-7,23,25-三烯-23,26-环氧-27-羧酸, 命名为金钱松呋喃酸(1), 另一个为白桦脂酸(2), 此外, 还分到β-谷甾醇和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70.
新的电子传递中间体α-萘甲酰尼罗蓝(NNB)能强烈吸附在石墨上以构成修饰电极。在-0.5V至+0.6V(vs. SCE)电位区内, 固定化的NNB表观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 总反应中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加。在pH7.0缓冲溶液中其表面标准电位E°'为-170mV, 表观电子传递常数kg为3s^-^1。NNB对还原辅酶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催化作用, 可使氧化过电位降低550mV。NADH的电催化遵循EC机理, 催化反应步骤为速度决定步骤, 其速度常数为3×10^3dm^3.mol^-^1.s^-^1。NNB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的稳定性优于其它电子传递中间体, 是有前途的电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