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61篇
  免费   8328篇
  国内免费   24637篇
化学   49145篇
晶体学   2088篇
力学   2061篇
综合类   1449篇
数学   6825篇
物理学   18058篇
  2024年   409篇
  2023年   1473篇
  2022年   1796篇
  2021年   2078篇
  2020年   1618篇
  2019年   2021篇
  2018年   1410篇
  2017年   1992篇
  2016年   2235篇
  2015年   2530篇
  2014年   3543篇
  2013年   4004篇
  2012年   4053篇
  2011年   3893篇
  2010年   3559篇
  2009年   3923篇
  2008年   4480篇
  2007年   4221篇
  2006年   4556篇
  2005年   4043篇
  2004年   4029篇
  2003年   2920篇
  2002年   2056篇
  2001年   1890篇
  2000年   1519篇
  1999年   1499篇
  1998年   1101篇
  1997年   828篇
  1996年   725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680篇
  1993年   631篇
  1992年   720篇
  1991年   749篇
  1990年   569篇
  1989年   537篇
  1988年   298篇
  1987年   143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本文成功地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以画面方式表示的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共聚反应中大分子链增长、支化及交联的进化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转化率,以定量模型的方式描述了该类反应。  相似文献   
982.
在Ru/Al2O3催化剂上进行了超临界条件下的固定床费托合成。研究了催化剂孔尺寸、α-C14烯共进料和反应温度对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3.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同时检测表层水中5类40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水样经过滤、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以乙腈-0.2%(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40种抗生素在1~200 μg/L水平下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1.3%~112.6%。采用该方法对长江南京段表层水体进行检测,共检出13种抗生素,含量为13.4~780.5 ng/L,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恩诺沙星检出率达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最高检出水平达739.4 ng/L。该法高效、灵敏、可靠,可用于实际水样中多种抗生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984.
在盐酸介质中,铌(Ⅴ)与桑色素和吐温-80形成多元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430)=7.90×104L.mol-1.cm-1,相关系数为0.998 8,铌量在0~0.4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丹宁沉淀法分离Fe3+、Al3+、V(Ⅴ)、W(Ⅶ)、Cr(Ⅵ)、Mn2+等干扰离子,应用于地质、合金样品中微量铌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4.0%(n=8)。  相似文献   
985.
Catalyzed by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AJ270, a nitrile hydratase and amidase containing microbial whole-cell catalyst, at 10 ℃ and with the use of methanol as a co-solvent, nitrile and amide biotransformations produce 2S-1,4-benzodioxane-2-carboxamide and 2R-1,4-benzodioxane-2-carboxylic acid in high yields with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986.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CuBr2 and CuBr with phen·H2O (phen= 1,10-phenanthroline) in a molar ratio of 1:1:1.5 gave birth to the first copper-halo cationic cluster [Cu2^Ⅱ Cu2^Br4 (phen)4 ] ^2+(1) with tetranuclear anionic cluster [Cu4Br6]^2-. Changing the precursors or their molar ratios, two mononuclear complexes [Cu(phen)2Br]Br·H2O (2) and [Ni(phen)3][CuCl2]2 (3) as well as two unusual copper-halo chains found in polymers [Cu2Br2(phen)]∞ (4) and [Cu^ⅡCu3^ⅠBr2Ⅰ3 (phen)2 ]∞ (5) were obtained. The (Cu2Br2)∞ chain of 4 looks like a linearar ray of hexagons based on fused Cu3Br3 units, and the linear (Cu3Ⅰ3Br^-)∞ chain of 5 is an alternate combination of the rhombic Cu2I2 cores and the Cu4I4Br2^2- units. In addition,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CuBr2 with NA(NA=nicotinic acid) or INA (INA =isonicotinic acid) resulted in the syntheses of two compounds [CuBr(NA)] (6) and [CuBr(INA)]∞(7) containing staircase chain. Among them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2, 5, 6 and 7 were investigated and all exhibit the reverse saturable absorption (α2〉0) and self-defocusing performance (n2〈0).  相似文献   
987.
吸附与生物技术的耦合是实现燃料油品清洁生产的新发展方向, 提出了一种吸附剂生物再生循环使用的新耦合方法, 首先用吸附剂吸附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然后用微生物脱附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硫化物, 实现吸附剂再生. 利用Y型分子筛通过离子交换再用He保护自动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络合吸附剂吸附Cu(Ⅰ)-Y,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以选择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R-8为生物催化剂, 考察了细胞浓度、油相体积、水相/吸附剂比对吸附剂脱附率的影响. 加入油相可以大大提高DBT脱附量和生成2-HBP的量. 增加水相中脱硫菌R-8的浓度、增大水相/吸附剂比, 可以实现DBT脱附, 促进DBT转化为2-HBP. 在水相脱硫菌株R-8浓度为75 g·L-1、水相/吸附剂比为300 mL/g、油相/水相比1/3(V/V)的条件下, 脱附的DBT在6 h内转化率达到89%, 24 h内转化率为100%. 生成2-HBP的量主要由吸附剂吸附硫化物的量、水相中微生物细胞的浓度、油相/水相体积比、水相/吸附剂比决定. 吸附剂经过正辛烷洗涤、100℃下干燥24 h、He保护450℃还原活化3 h, 再生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新鲜吸附剂的95%.  相似文献   
988.
合成了Eu(TTA)3L1(Ⅰ)和[Eu(TTA)3]2L2(Ⅱ)二种新的铕(Ⅲ)三元配合物(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一价阴离子、L1=4,5-二氮芴-9-酮、L2=4,5-二氮芴-9-酮连氮)。用元素分析、IR、UV和溶液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剂对Eu(Ⅲ)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在CH3CN中Eu(Ⅲ)三元配合物发光效果最好,而溶剂DMF会使配合物荧光减弱  相似文献   
989.
孙小军  董卫莉  赵卫光  李正名 《有机化学》2007,27(11):1374-1380
从2-取代-3-芳基-4-噻唑啉酮(4a4e5)合成了三个系列新型噻唑啉酮衍生物, 即5-芳基亚甲基-4-噻唑啉酮(6a6j), 4-噻唑硫酮(7a7e8)和4-氰基亚胺基噻唑烷(11a11e12). 中间体4a4e5由醛、胺和巯基乙酸缩合得到.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并且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化合物4b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活性.  相似文献   
990.
以(S)-2-氨基丙醇为手性源与α-溴-3-氯苯丙酮反应, (R)-2-氨基丙醇为手性源与6-甲氧基-2-(2-溴丙酰基)萘反应, 分别合成了手性纯化合物(2R,3R,5S)-3,5-二甲基-2-(3-氯苯基)-2-吗啉醇盐酸盐(4a)和(2S,3S,5R)-3,5-二甲基-2-(6-甲氧基-2-萘基)-2-吗啉醇盐酸盐(4b),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两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两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并初步分析两化合物空间结构, 化合物4a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 晶胞参数为: a=0.8718(2) nm, b=0.7883(2) nm, c=2.0247(6) nm, Z=4, V=1.3915(7) nm3, Dc=1.328 g/cm3, F(000)=584, R1=0.0399, wR2=0.0797, S=1.042. 化合物4b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 晶胞参数为: a=0.71035 (9) nm, b=0.77703(10) nm, c=2.9820(4) nm, Z=4, V=1.6318(4) nm3, Dc=1.318 g/cm3, F(000)=688, R1=0.0520, wR2=0.1108, S=0.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