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08篇
  免费   10096篇
  国内免费   29499篇
化学   57257篇
晶体学   2177篇
力学   2810篇
综合类   1822篇
数学   9807篇
物理学   22930篇
  2024年   498篇
  2023年   1786篇
  2022年   2176篇
  2021年   2535篇
  2020年   1861篇
  2019年   2402篇
  2018年   1696篇
  2017年   2409篇
  2016年   2697篇
  2015年   2921篇
  2014年   4211篇
  2013年   4661篇
  2012年   4843篇
  2011年   4636篇
  2010年   4287篇
  2009年   4778篇
  2008年   5195篇
  2007年   4945篇
  2006年   5250篇
  2005年   4726篇
  2004年   4673篇
  2003年   3658篇
  2002年   2640篇
  2001年   2481篇
  2000年   1985篇
  1999年   1978篇
  1998年   1458篇
  1997年   1175篇
  1996年   1086篇
  1995年   1018篇
  1994年   960篇
  1993年   847篇
  1992年   944篇
  1991年   929篇
  1990年   771篇
  1989年   748篇
  1988年   368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0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根据堆积模型推测二甲亚砜氯化稀土LnCl_3·4DMSO的分子结构为[Ln(DMSO)_8][LnCl_6],与对PrCl_3·4DMSO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象[Pr(DMSO)_8][PrCl_6]这样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结构类型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82.
Rh/SiO_2上H_2的化学吸附陈耀强,龚茂初,明虹,周建略,杜宗英,祝小红,陈豫(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Rh/SiO_2催化剂,H_2化学吸附,IRH2在Rh上的化学吸附被认为是解离化学吸附[1].而Rh-H的红外振动谱带是H2在...  相似文献   
983.
庄治平  周维善 《有机化学》1983,3(6):405-416
近年来,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已广泛用于甾体化合物全合成,其主要一步是由取代的苯并环丁烯热裂而成的5,6-二亚甲基-1,3-环己二烯发生区域专一和立体选择性的环加成反应,构成甾体骨架。现在用此法已合成了一系列消旋和光学活性的甾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984.
首次研究了碳化钨负载S2 O2 -8 ZrO2 (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WC PSZ)上正戊烷的反应情况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各种因素 ,并用GC MS ,XRD ,BET等手段分析了正戊烷反应产物和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结果表明 :WC PSZ对正戊烷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催化作用 .PSZ在负载适量碳化钨后对正戊烷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显著提高 ,显示出优于Pt PSZ催化剂的效果 ,碳化钨的负载量为 2 0 %的效果最佳 .适当的焙烧、活化和反应温度等条件是取得良好反应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5.
从单核及双核二甲胺钼络合物出发,制备了SiO_2负载的钼催化剂。程序升温分解实验(TPDE)及红外测试表明,双核钼络合物与SiO_2作用生成双钼中心物种,此物种可催化乙烯的二聚反应。280℃活化后此双钼中心物种变成单钼中心物种,单钼物种只催化乙烯的同系化及歧化反应。  相似文献   
986.
对3种极性头不同的磷脂DMPG、DMPC、DMPE的液相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出现 的分子离子簇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分子离子簇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PH值、离子强度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品在底物中的浓度,浓度增大有利于分子离子簇 的形成。研究还发现,由不同种类磷脂分子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明显高于由同种磷脂分子所 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指出异种磷脂分子间的簇离子形成能力高于同种磷脂分子。此外还讨 论了磷脂分子在离子源条件下的稳定性、裂解规律及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 的磷脂分子在LSIMS条件下是稳定的,均能得到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其主要碎片峰是磷酰键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峰。  相似文献   
987.
董美斌  杨景海 《结构化学》1996,15(4):311-314
CrystalStructureofOrganometallicComplexZn(pom)_2I_2]DongMei-Bin;LiSong-Xian;ZhangHan-Hui(DepartmentofChemistry,FuzhouUniversdy...  相似文献   
988.
989.
用新方法合成了1-烷基-1'-乙酰基二茂铁,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易于得到单一产物.通过7种1-烷基二茂铁甲酸与三氯化磷作用形成酰氯,再与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进行反应,皂化脱羧得到1-烷基-1'-乙酰基二茂铁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90.
合成了SiW10Fe2的季胺盐(Fe2POM),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Fe2POM为催化剂,研究了甲基橙的起始浓度、催化剂添加量、不同pH值等因素对光脱色速率的影响.利用异丙醇作为·OH捕获剂,探讨了甲基橙在Fe2POM-H2O2体系中的光化学脱色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体系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高的光脱色活性,40—160mg/L初始质量浓度范围内,甲基橙的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降低而升高,脱色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各体系的光脱色活性依次为:Fe2POM-H2O2单纯的Fe2POM>单纯的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