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54篇
化学   100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机噻吩类衍生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明  刘平  邓文基 《化学进展》2009,21(6):1268-1274
噻吩类衍生物包括聚噻吩衍生物和齐聚噻吩衍生物。本文从有目的地设计、合成噻吩类衍生物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其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综述了噻吩类衍生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铈的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哌啶配合物与DNA的键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哌啶合铈(CeTTA4·HP)配合物,测定其晶体结构,并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变形、电化学、粘度和理论模拟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键合特性。结果表明:化合物与DNA以插入模式进行作用。  相似文献   
73.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3,4-乙撑二氧噻吩/二氧化锰(PEDOT/MnO2)纳米复合物. 通过红外(IR)光谱、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产物是具有丰富的多孔孔道结构的无定型纳米材料, 孔径主要分布在5-25 nm范围内, 比表面积可达98 m2·g-1. 同时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在0.5 mol·L-1 Na2SO4溶液中, -0.2 - 0.8 V(vs SCE)的电化学窗口下, PEDOT/MnO2纳米复合物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当电流密度为0.5 A·g-1时, 所制备的PEDOT/MnO2单电极比容量达196.3 F·g-1, 500次循环后样品放电比容量保持90%左右.  相似文献   
74.
《化学学报》2012,70(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PdCl2(PPh3)2催化下的合成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能量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在同样的方法和精度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没有催化剂下的合成机理.通过计算结果得到此反应在有PdCl2(PPh3)2催化情况下的活化能小于没有催化剂情况下的活化能,从而证明了PdCl2(PPh3)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产物P在Ti0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02(100)表面时,P向Ti02(100)表面转移0.692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75.
详述了聚(3-烷基噻吩)的化学合成方法、电化学合成方法及近期新兴的微波辐射辅助合成法;并总结了聚(3-烷基噻吩)在光伏电池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和热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相似文献   
76.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经过卤代反应、Vilsmeier甲酰化反应和Wollf L-Kishner-Huang minion反应合成了4-甲基-5-卤代-2-噻吩甲醛和2,4-二甲基-5-卤代噻吩,其结构经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77.
2-氨基-4-三氟甲基-5-甲基-噻吩-3-羧酸乙酯(1)与三苯基膦、六氯乙烷及三乙胺反应,以84%的产率得到膦亚胺2.在碳酸钾的催化下,膦业胺2与芳基异氰酸酯和双官能亲核试剂的串联氮杂Wittig反应制得新型桥连的双[噻吩并[2,3-d]嘧啶-4(3H)-酮]3,产率为58%~82%.所有产物结构经IR,1HNMR,MS表征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4种带有不同末端基团的聚(3-丁基噻吩)(P3BT)的光电性能。 结果表明,末端基团对P3BT的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变P3BT的表面能,从而有效调控P3BT∶PCBM共混体系相容性以及薄膜的形貌,并影响以P3BT为给体材料的聚合物光伏器件的性能。 其中,带有较短烷基链末端基团的烯丙基封端P3BT具有较高的结晶性,与PCBM具有适中的相容性,使得光伏器件的光敏层能够形成理想的微相分离结构,器件效率可以达到3.1%,较传统的溴封端P3BT器件效率提升35%以上。  相似文献   
79.
以离子液体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盐)作为电解质和掺杂剂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制备了微纳米复合结构的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薄膜, 薄膜由槽内排布着纳米珠链的棒状结构组成. 研究表明,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的大小, 可以调节棒状结构和珠状结构的平均直径. 离子液体中的咪唑阳离子和对阴离子均掺杂到聚合物中, 该薄膜具有可逆的电化学活性及水下超疏油特性.  相似文献   
80.
不同碱处理制备多级孔HZSM-5催化剂及噻吩烷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2CO3、TPAOH和TPA+/CO32-混合碱分别处理HZSM-5分子筛,采用FT-IR、XRD、XRF、N2吸附脱附、SEM、NH3-TPD及Py-FTIR表征手段对各类碱处理前后的HZSM-5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碱处理HZSM-5分子筛后,均能形成微孔-介孔多级孔道的HZSM-5(A)催化剂,并能调变催化剂的酸性,其中,TPA+/CO32-混合碱处理得到的HZSM-5(TPA+/CO32-)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介孔数量最多。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HZSM-5和HZSM-5(A)催化剂的噻吩烷基化性能,结果表明,HZSM-5(TPA+/CO32-)催化剂因为具有适当的多级孔孔道和较多的B酸中心而表现出较高的噻吩转化率和1-己烯对噻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