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67篇
化学   1952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某些水扬醛类氨基酸的金属配合物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应用[1 ,2 ] ,近年来 ,过渡金属离子的此类希夫碱配合物有不少报道。本工作在无水乙醇体系中 ,用稀土硝酸盐与邻香草醛缩丙氨酸钾及邻菲咯啉作用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三种混配配合物 ,并对其组成和配位方式进行了研究。1 实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美国Bio RadFIS1 65型红外光谱仪 ,KBr压片 ;美国PE2 4 0 0 (Ⅱ )型元素分析仪 ;岛津UV 30 0 0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DDS 1 1A型电导率仪 ;德国STA40 9ZP热分析仪。Ln2 O3纯度高于 99 9% ;DL α 丙氨酸为生化试剂…  相似文献   
52.
董玉  李海波  李津  冯磊  张志伟 《化学进展》2018,30(12):1827-1835
天然药物高三尖杉酯碱和三尖杉酯碱是从三尖杉植物的叶和茎中分离得到的微量生物碱,是手性化合物。结构上,二者不仅含有一个共同的母核三尖杉碱,酯基侧链的α位也均为手性叔醇。因母核三尖杉碱和酯基侧链较大的空间位阻,两个结构片段的酯化偶联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设计合成位阻较小的侧链中间体是酯化反应发生的关键。因此,化学家们相继合成了结构多样的α-羰基羧酸侧链以及含有杂环的侧链中间体,如四元内酯杂环侧链、四氢呋喃杂环侧链、六氢吡喃杂环侧链、七元内酯杂环侧链,并成功地完成了高三尖杉酯碱、三尖杉酯碱和同属其他活性生物碱的合成。本文基于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根据侧链片段的构建策略和方法,综述了天然药物高三尖杉酯碱、三尖杉酯碱以及其他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不仅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新进展,还对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在此方面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53.
MoS_2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于加氢脱硫过程以及HER反应,而且可以通过减少MoS_2的颗粒尺寸以及层数来进一步改善其催化活性.通过剥离方法得到的MoS_2纳米片虽然表现出优良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容易团聚使其循环使用性能很差.如果通过引入纳米碳将单层的MoS_2纳米片进行有效"隔离",则可明显降低团聚的可能性,从而改善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碳嵌入的MoS_2纳米颗粒(MoS_2@C),将其应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催化性能.进一步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在线质谱检测等手段研究了层间距增加的MoS_2催化剂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XRD,SEM和TEM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碳材料可以明显增加MoS_2的层间距,同时减小其颗粒尺寸,而且使MoS_2表现出弯曲的(002)晶面.由于存在一定的曲率,这种(002)晶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催化能力.氮气物理吸附结果表明,这种MoS_2@C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89 m~2g~(-1))和明显的介孔结构(~20 nm),在催化反应中有利于底物扩散,进而改善催化性能.XPS结果显示,与体相的MoS_2相比,MoS_2@C表面暴露出更多的不饱和Mo原子(Mo/S=0.71(MoS_2@C)vs Mo/S=0.63(MoS_2)),形成了独特的S-Mo-O结构以及缺陷结构.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层间距增加的MoS_2@C由于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和具有弯曲的(002)晶面,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TOF=3.66 s~(-1) vs 1.24 s~(-1)(MoS_2)).通过质谱对反应过程的追踪发现,在只有肼存在的条件下,MoS_2@C催化肼分解的主要气相产物是氨气.这说明MoS_2@C能够使肼发生N-N键的断裂.而当肼和硝基苯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质谱检测的气相产物主要是氮气,表明硝基苯的存在可以诱导肼逐步发生N-H键断裂,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的H物种,进而转移到硝基苯上使其还原得到苯胺.使用偶氮苯和氧化偶氮苯作为反应底物,发现MoS_2@C很难使其还原为苯胺,这说明在该催化体系中,硝基苯的还原过程主要是沿着直接路径(硝基苯-亚硝基苯-苯胺)进行的.  相似文献   
54.
基于秦皇岛滨海湿地人工种植耐高盐碱蓬修复工程试验,通过分析湿地土壤沉积物及耐高盐碱蓬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变化,研究了耐高盐碱蓬对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显示:湿地沉积物中Fe、Mn、Cr、Pb和Zn的浓度较高,分别为8 210. 94、110. 04、8. 78、8. 25、10. 95 mg/kg,Cd的浓度最低,平均值为0. 022 mg/kg,湿地试验区土壤中同一金属元素变异程度较小,分布较均匀。碱蓬体内重金属含量根据采集地点的不同有差异,但与各站位中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碱蓬内Fe、Mn、Zn、Cu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且Fe、Mn、Ni、Cu、As、Cd、Pb元素在碱蓬根中的平均含量高于茎叶,而Cr在茎中的平均含量最高,Zn和Mo在叶中的含量最高。碱蓬的根、茎、叶对Cd的富集效果最好,其次为Mo、Cu,对Fe、Mn、Zn、As和Pb的富集效果相对较差,说明碱蓬对沉积物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富集移出率存在差异。金属元素在碱蓬中的转移系数研究表明,Mo、Zn、Cd和Mn等元素可由根部转移到叶中,而Fe、Ni、Pb、As和Cu等金属元素固定在根部,该研究可为利用碱蓬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以L-苯丙氨酸和α-溴代肉桂醛为起始原料,Fe2+、 Ni2+和Zn2+为金属核心,设计并合成了3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C18H19NO4BrFe2+、 C18H19NO4BrNi2+和C18H19NO4BrZn2+),其结构经UV-Vis, FL, 1H NMR, IR, MS(EI)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目标产物在甲醇 水中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18H19NO4BrFe2+、 C18H19NO4BrNi2+和C18H19NO4BrZn2+对RhB的降解率分别为54.1%、 63.9%和72.7%。  相似文献   
56.
丰翠  闵曼  谢蓉蓉  任建辉  陈琳 《应用化学》2018,35(5):538-543
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脱甲基、Knoevenagel缩合、亲核加成等反应合成了2个香豆素基Schiff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1H NMR))和质谱(MS)确证。 并采用淬灭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和羟自由基等方法对其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淬灭活性,其中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淬灭活性高于母体化合物7,8-二甲氧基-3-氨基香豆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7.
微波辐射法制备N-亚水杨基壳聚糖Schiff碱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壳聚糖;微波辐射;水杨醛;Schiff碱  相似文献   
58.
何晓梅  宋楚华 《合成化学》2002,10(3):245-248
通过对Schiff碱型羧酸开链冠醚与Cu(Ⅱ)所形成的配合物之组成、最大吸收波长(λmax),差工线以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的测定,获得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59.
固体碱催化剂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魏彤  王谋华  魏伟  孙予罕  钟炳 《化学通报》2002,65(9):594-600
综述了最近30年来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包括固体碱催化剂的种类、优缺点以及各类催化剂中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因素。重点探讨了碱性前驱体和载体对负载型无机固化碱碱强度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固体碱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正十二烷醇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动力学研究──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张仁权,张维冰,李葵英,王万兴(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化工系,齐齐哈尔,161006)关键词正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碱催化,聚合度在工业生产中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多采用KOH和NaOH等强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