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23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2-甲氧基-4-氟苯胺(2)为原料,用硝酸铵代替硝酸钾进行硝化反应得2-氟-4-甲氧基-5-硝基苯胺(3),进而与丙烯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得N-(2-氟-4-甲氧基-5-硝基)苯基-2-丙烯酰胺(4).4与N,N,N-三甲基乙二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时,加入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成功地降低了副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1和SBA-15两种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模型药茴拉西坦负载于两种载体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小角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DTA-TG)对载药前后载体材料的表面形貌、粒径、孔径、孔容、比表面积、晶胞参数、骨架结构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M-41和SBA-15具有相同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孔径及孔容分别为3.49 nm和6.67 nm,载药后的载药量分别为17;和22;,药物以非晶态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没有影响介孔二氧化硅的骨架结构,但使介孔孔容及比表面积都有所降低.通过在不同pH溶出介质中负载于载体上的茴拉西坦与原料药晶体的溶出比较发现,两种载体均能够显著提高茴拉西坦的溶出速率.结合材料表征、载药量及溶出度综合比较,SBA-15载体的载药及释药性能均优于MCM-41载体.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 简记为THC)与盐酸依利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 简记为IHC)两种喜树碱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s, BSA)的相互结合反应. 实验表明喜树碱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在溶液中二者以物质的量比1∶1牢固结合, 25 ℃时其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分别为: K0,THC=7.73×105 L•mol-1, K0,IHC=4.73×105 L•mol-1. 根据Fö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 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喜树碱类药物)间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 rTHC=3.75 nm, rIHC=3.08 nm, ETHC=0.26, EIHC=0.51. 并研究了五种离子对喜树碱类药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 推测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了苹果酸阿莫曲坦生产中的杂质N-Dimer的合成。以吲哚-5-甲酸甲酯为原料,经5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2-(二甲基氨基)乙基)-5-(羟基甲基)-1H-吲哚-1-羧酸叔丁酯,然后经活性二氧化锰氧化、Pinnick氧化、酰胺化及硼烷还原制得有关物质N-Dimer,总收率2. 84%。N-Dimer的结构经核磁、红外、LC-MS确证。该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试剂廉价易得、操作简单。N-Dimer的合成可为苹果酸阿莫曲坦的质量评价和相关物质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3-甲基-4-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还原、硝化等10步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的联苯四氮唑沙坦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血清微量元素铁、锌缺乏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过往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对照组患儿是从血清微量元素铁、锌缺乏的患儿中随机抽取的,观察组是从血清微量元素铁、锌正常的患儿中抽取的,同时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随访时间是1年,持续的吸入治疗6个月的时间,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在出现喘息、咳嗽消失时间、发展成为哮喘、复发例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血清微量元素铁、锌缺乏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会致使气道高反应机会增高,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增加了发展成为哮喘的风险,影响到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普洛尔、卡替洛尔的方法。考察手性拆分剂的种类及浓度、缓冲溶液的浓度及pH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在95mmol.L-1Tris-H3PO4缓冲溶液中添加15mmol.L-1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5g.L-1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美托洛尔对映体和阿普洛尔对映体分别在pH3.2和pH3.8获得基线分离,卡替洛尔对映体在同一分离条件下在pH3.8获得较好分离,分离度达1.0。  相似文献   
20.
在pH=8.80的B-R弱碱性缓冲介质中,替米沙坦与偶氮氯膦Ⅰ染料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在558nm处,替米沙坦的浓度与溶液的变色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替米沙坦含量的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替米沙坦的浓度在0~8.1×10-6mol/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8为1.84×104L·mol-1·cm-1,检出限为8.63×10-7mol/L,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市售药品、尿液及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