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73篇 |
综合类 | 11篇 |
数学 | 15篇 |
物理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中性硅胶-中性氧化铝复合柱对水样进行提取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16种多环芳烃和6种邻苯二甲酸酯.该方法对水样中的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限分别为0.10~0.26 ng/L和0.20~2.0 ng/L,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8.6%~111.7%和85.3%~110.5%之间,样品重复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可用于饮用水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52.
53.
54.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中微量砷,硒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春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8,5(12):44-47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微量砷,硒,经大量实验条件摸索,选择不同仪器分析工作条件,找出了最佳升温程序条件,特别是原子化时气流控制,使分析方法的检出限降低为:As0.6μg/L,Se0.5μg/L。线性范围;As0.000-0.120mg/L,Se0.000-0.024mg/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As1.26%,3.67%,Se2.56%,4.57%,回收率为:As98.0%-110. 相似文献
55.
56.
纳米银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表征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SP-ICP-MS)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分布及纳米银颗粒数量浓度的方法。当停留时间为3 ms时,两个或多个纳米银颗粒同时进入检测器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采用5倍标准偏差迭代算法(5σ)区分纳米银颗粒信号和背景信号。采用SP-ICP-MS法测定3种商品级纳米银颗粒(30,50和100 nm)粒度分布和纳米颗粒浓度。结果表明:SP-ICP-MS法测定纳米银颗粒结果与纳米银的TEM值相近,可采用SP-ICP-MS法表征纳米银颗粒。本方法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检出限为25 nm,纳米银颗粒浓度检出限约为8×104个/L。将纳米银颗粒加入到自来水样品中并进行测定,获得相近的纳米银粒度分布及纳米颗粒浓度。本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为研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风险评估提供可靠分析方法,并为饮用水中纳米银的监测提供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57.
对比研究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LLE-GC/ECD)检测饮用水中碘代三卤甲烷(I-THM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萃取剂直接液液萃取,LLE-GC/ECD检测更适于I-THMs的分析。在选定条件下,内标法定量,6种ITHMs在0.5~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3.9%~6.4%,方法检出限为0.05~0.11μg/L。0.5,2.0,10.0μg/L加标水平下,分别对某地表水、水厂滤后水和自来水进行I-THMs的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1.2%~108.6%,RSD为2.6%~7.7%。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饮用水中新兴消毒副产物I-THMs的检测。 相似文献
58.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高氯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饮用水中痕量的高氯酸盐,以30mmol/LNaOH为淋洗液,1mL/min流量,1000μL进样,在25min内可完成测定高氯酸盐;利用加热浓缩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浓缩10倍后进样。结果表明,该法回收率为87.9%,检测限为0.10μg/L,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邓俊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2):136-136,138
对于车间空气中酚浓度的测定,目前采用DB14/35-41-1999《工业劳动卫生监测监护规范》的方法,此方法采用串联吸收管采样,操作繁琐,且在分析过程中对样品溶液的pH值控制不严,溶液的pH值对测定影响很大,当pH<7.4时,两个分子的4-氨基安替比林缩合成红色安替比林染料,使空白值增加,在pH 9~10.7时,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生成物的颜色最深,所以测定时应严格控制pH 10±0.2,本文对原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及线性均较好。1试验部分[1]1.1主要仪器与试剂KC-6D型大气采样器721型分光光度计气泡吸收管吸收液:pH … 相似文献
60.
取饮用水样1.0L,用0.2μm滤膜过滤。滤液以5mL·min~(-1)的流量通过活化后的HLB固相萃取柱(SPE),使18种被测物在柱上分离富集。先后用水10mL和15%(体积分数)甲醇溶液10mL淋洗HLB柱,随即用甲醇15mL洗脱吸附于柱上的被测物。收集洗脱液并于30℃下吹氮,使其体积蒸缩至200μL,加水定容至1.0mL,离心10min,取其上清液,用0.22μ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取其滤液在仪器工作条件下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选用Waters UPLCTMBEH 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用不同比例的(A)8mmol·L~(-1)甲酸铵溶液[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和(B)体积比为1∶1甲醇-乙腈混合液(含1%甲酸)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将色谱柱上的被测物进行梯度洗脱,18种分析物可在34min内达到较好的分离。在MS/MS分析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所涉及18种被测物的质量浓度均在15μg·L~(-1)内与其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5~50pg·L~(-1)。以超纯水和自来水为基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分别为64.4%~113%和78.2%~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6%~19%和2.8%~18%。对采自全国不同区域的7个水厂的实样按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有3份水样中检出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的含量高于1ng·L~(-1);在所测7份水样中均测得卡马西平和吡喹酮,其含量均低于1ng·L~(-1);还在3~5份水样中测得含量1ng·L~(-1)的四咪唑、磺胺甲恶唑、磺胺噻唑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