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46篇
化学   1033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204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112篇
物理学   7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对高乳化剂浓度下的相反转发展过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应力扫描、动态频率扫描实验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较高时,体系发生完全相反转;体系在相反转点前为W/O结构,其粘度几乎不随剪切应力的改变而改变,表现为牛顿流体行为;体系在相反转点后为O/W结构,具有很高的粘弹性,并且在较高剪切应力下表现为典型的假塑性.这是由于高分子水基微粒间通过其表面覆盖的表面活性剂与水形成氢键而产生了一种静态结构,此结构在较高剪切应力作用下破坏而导致假塑性.  相似文献   
52.
BaLaB_9O_(16)中Ce~(3+)敏化Dy~(3+)发光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紫外光激发下,研究了BaLaB9O(16)中Dy(3+)、Ce(3+)的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光强度及荧光寿命随着组成变化的规律性.结果表明:De(3+)对Dy(3+)的发光有相当强的敏化作用,Ce(3+)→Dy(3+)的能量传递效率可高达93%,能量传递的机理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共振传递.根据349nm激发下Dy(3+)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证明了Dy(3+)发光的自身浓度猝灭机理也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3.
Dy3+在Ba3La(BO3)3 中的光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Ba3La(BO3)3 基质中Dy3 的光致发光特性; 探讨了RE3 的电荷半径比(z/r)和Ce3 , Dy3 含量对Dy3 发光强度及发光颜色的影响; 分析了Ba3La(BO3)3 中Ce3 对Dy3 发光的敏化作用; 确定了Dy3 的 4F9/2→6H15/2及4F9/2→6H13/2跃迁发射的浓度猝灭机制均为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4.
通过合成一系列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给电子性荧光生色团又含缺电子性碳碳双键的烯类单体, 发现这类单体在相同生色团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相应的饱和模型化合物或聚合物[1~3]. 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SSQE), 以区别于浓度自猝灭现象. 对于电子状态与之相反的单体, 即含受电子性荧光生色团的乙烯基醚类单体, 也观察到了SSQE[4,5].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SSQE是光照条件下分子内电子给受体之间电荷转移作用的结果, 分子中电子给受体间的间隔基长度和溶剂的性质等都对SSQE有显著的影响[6]. 以往合成的含给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 其电子给受体间是通过饱和脂肪链相连, 当生色团和受电子性碳碳双键之间以β-二酮结构相连时, 这类单体的荧光性质如何, 是否发生SSQE是我们的关注所在. 另一方面, β-二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波长光照射条件下, 常发生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化. 虽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有关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过程中各种光谱的变化以及用核磁、红外、紫外等光谱手段研究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动力学, 但有关β-二酮类化合物互变异构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的报道却很少[7~11]. 本文合成了以β-二酮连接的含二甲氨基苯基生色团的烯类单体, 1-(4-二甲氨基苯基)-4-甲基-4-戊烯-1,3-二酮(DMPDK)及其饱和模型化合物1-(4-二甲氨基苯基)-1,3-丁二酮(DMBDK), 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及光致互变异构行为.  相似文献   
55.
在pH 4.2~5.0的Britton-Robinson 缓冲溶液中, 环丙沙星(CIP), 诺氟沙星(NOR), 氧氟沙星(OF), 左氧氟沙星(LEV), 洛美沙星(LOM)和司帕沙星(SPA)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 能与铜(II)形成螯合阳离子, 它们能进一步与赤藓红(Ery)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形成FLQs:Cu(II): Ery为1:1:1的离子缔合物. 此时, 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 并发生明显的褪色作用, 最大褪色波长均位于526 nm处, 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除NOR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低外, 其余5种抗生素的ε值均大于1.0×105 L·mol-1·cm-1, 而且LOM和OF体系的ε值均大于3×105 L·mol-1·cm-1, 而SPA的e 值高达7.22×105 L·mol-1·cm-1, 可用于这类药物的分光光度测定. 离子缔合反应还导致赤藓红的荧光猝灭, 反应也具有高灵敏度, 上述6种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7.1~12.2 μg·L-1之间, 为荧光猝灭法测定μg·L-1级FLQs创造了条件. 离子缔合反应更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六种药物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6 nm处, 并在333 nm和287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 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RRS法较褪色分光光度法和荧光猝灭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对不同的FLQs药物的检出限在1.7 μg·L-1至3.1 μg·L-1之间, 更适于痕量的FLQs测定. 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吸收、荧光和RRS光谱特征, 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 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讨论了离子缔合反应的历程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并研究了RRS法 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56.
倪良  卢洁 《物理化学学报》1996,12(2):146-151
讨论了沸点升高法测定混和溶剂化热和汽化熵的原理,并用拟静态法测定了乙醇-丙酮,并-四氯化碳和苯,甲苯三组混和溶剂在不同组成下的正常沸点,根据沸点数据求得了混和泶微分汽化热和汽化熵,实验结果表明,二元混和溶剂与理想溶液偏离不大时,其正常汽化熵符合Trouton规则。  相似文献   
57.
盐酸拓扑替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 简记为THC)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s, HSA)的相互结合反应. 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常数. 盐酸拓扑替康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63 nm. 分子模型研究表明, 盐酸拓扑替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亚结构域IIA结合, 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 此外, 蛋白质的丙氨酸(Ala-291)残基和天冬氨酸(Asp-256)残基与盐酸拓扑替康之间还存在氢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多组分、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体系静态优化设计过程的精确计算方法. 首先推导出串级萃取体系最重要的物料平衡和萃取平衡关系, 其次根据分离要求等条件确定了各出口的相对流量, 利用萃取平衡和物料平衡关系进行静态递推, 并在求解过程中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引入了校正参数, 通过对递推结果的迭代校正, 最终得到收敛的计算结果, 解决了静态设计算法的关键问题. 这一方法为多组分多出口稀土串级萃取过程的静态优化设计提供了精确算法.  相似文献   
59.
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六价铬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六价铬与碘化钾反应生产了单质碘,碘可以使2′,7′-二氯荧光素(DCF)发生荧光猝来,从而间接测定六价铬。六价铬浓度在0.20-2.50μg/25ml范围内,荧光强度差值与六价铬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F=12.12 0.19,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10μg/ml。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高,已用于合成样中六价铬的测定。回收率在100%-103%,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侯明  张静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38-238
探讨了荧光红与曙红Y之间的荧光能量转移,研究了Cu(Ⅱ)-荧光红-曙红Y-邻菲罗啉能量转移荧光猝灭体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荧光分析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λex/λem=404.7 nm/545 nm,乳化剂0P存在下,荧光红的荧光光谱(λem=524 nm)和曙红Y的吸收光谱(λmax=520 nm)能有效重叠.当荧光红和曙红Y单独存在时,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4 nm和545 nm;当荧光红和曙红Y同时存在时,曙红Y的最大发射波长不变,但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大,可见,荧光红和曙红Y分别作为能量给予体和能量接受体发生能量转移,使曙红Y荧光光谱灵敏度增大.在pH 6.5~7.6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u(Ⅱ)与曙红Y和邻菲罗啉形成配合物使曙红Y的荧光猝灭,加入荧光红后,体系的荧光猝灭值大大增加.利用荧光红-曙红Y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提高了测定铜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铜含量在0~250μg/L范围内与曙红Y的荧光猝灭程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82μg/L;测定100μg/L铜溶液,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1%~107.7%.方法已应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