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2篇 |
免费 | 259篇 |
国内免费 | 100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21篇 |
晶体学 | 65篇 |
力学 | 123篇 |
综合类 | 113篇 |
数学 | 180篇 |
物理学 | 5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33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以聚乙烯醇缩聚物为基质,以类丁二炔化合物为有机染色材料,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新型辐射变色膜。采用JJ-2型范格拉夫静电加速器对变色薄膜进行剂量范围为15~90 Gy的电子束辐照,结果显示:变色薄膜颜色由粉红渐变为蓝色,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吸收光谱,发现主吸收峰值出现在675 nm附近,且吸收峰处的响应吸光度与电子注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变色层厚度为20~80 μm的变色膜,吸收峰处的响应吸光度与其变色层厚度也成线性关系;添加不同比例的协同剂,能提高变色薄膜的响应灵敏度;变色膜辐照后续效应微弱,辐照后可以立即测量,且对测量环境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82.
83.
丁基橡胶阻尼复合材料是以丁基橡胶为基体材料,加入树脂硫化剂进行混炼、出片、模压硫化成型,制备出的适合不同频率不同使用温度范围要求的高性能橡胶阻尼功能复合材料。工艺中发现在混炼过程中混合体系分散不均匀,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基体胶料自身的互黏性和自黏性差的特性所决定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工艺条件。向体系中加入少量的均匀增黏剂,可增加基体胶料的自黏性和互黏性;从改善胶料分子链间的作用机理出发来优化混炼工艺,也可以促进第二组分树脂硫化剂的分散性和混容效果,进而达到提高和优化产品的表观质量。 相似文献
84.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 H2O2-Luminol系统,对一种新型酚类衍生物 4-(1,2,4-三氮唑-1-基)苯酚对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进行了研究。用HRP标记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单克隆抗体,通过cTnⅠ的双抗体夹心免疫反应,建立了简单、灵敏和快速检测人血清中的cTnⅠ含量的增强型酶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cTnⅠ在1.2 ~ 24 ng/mL浓度范围内与增强型发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变异系数(n= 8)为 4.7%。最后,使用该方法对人血清样品中的cTnⅠ含量进行测定,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能够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5.
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大麦叶片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丙酯草醚胁迫下大麦叶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含量预测进行研究。对500~900 nm光谱采用移动平均法(moving average, MA)11点平滑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蒙特卡罗-偏最小二乘法(monte carlo-partial least squares, MCPLS)方法分别对于CAT与POD的含量预测剔除7个与8个异常样本。基于全部光谱建立了CAT与POD含量预测的PLS,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模型,ELM模型对CAT含量预测效果最好,建模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alibration, Rc)为0.916,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786;PLS模型对POD含量预测效果最佳,Rc为0.984,Rp为0.876。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SPA)算法分别为CAT与POD预测选择了8个与19个特征波长,基于特征波长建立的PLS,LS-SVM与ELM模型中,ELM模型对CAT与POD含量预测效果均最佳,CAT含量预测的相关系数为Rc=0.928,Rp=0.790;POD含量预测的相关系数Rc=0.965,Rp=0.941。基于全谱与基于特征波长的回归分析模型预测效果相当,且对POD含量的预测效果优于对CAT含量的预测效果,而这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得到精度和稳定性更高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对除草剂胁迫下大麦叶片CAT与POD含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86.
采用长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在600~1 600 cm-1波段内对不同浓度路易氏剂-1的气相红外透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其特征频率为814,930,1 563 cm-1;并运用比尔-朗伯定律计算了对应特征频率的红外吸收截面积σ值,依次为3.89±0.01, 1.43±0.06, 4.47±0.05(×10-20 cm2·molecule-1)。路易氏剂-1测量光谱在1 158和1 288 cm-1处也有微弱的吸收峰。利用Gaussian09软件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路易氏剂的红外光谱进行理论模拟,其稳定构型和振动频率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并利用可视化软件Gaussview5.08对各频率的振动模式进行归属。理论计算的红外光谱和实测光谱在600~1 600 cm-1波段内非常吻合,特征频率的相关系数为0.999 1。计算光谱还发现了0~600 cm-1波段内与砷原子有关的振动频率,为293,360和374 cm-1。用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和计算结果中的特征频率,得到了适合路易氏剂-1的红外光谱频率矫正因子为0.977。利用该矫正因子对路易氏剂-1,路易氏剂-2,路易氏剂-3的红外光谱计算频率进行矫正。结果表明获得的路易氏剂理论红外吸收光谱可为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性质预测和远程红外光谱监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一种将具有电荷传输性的双极性主体材料与蓝、黄光客体材料共蒸的单层结构的同质结结构,制备了色温可调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于不存在激子阻挡层,单层结构容易发生漏电流现象,致使OLED器件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较低的电流/功率效率。在空穴/电子传输层进行p/n型掺杂的同质结结构则大大改善了器件性能。研究表明:该种器件结构获得了相对较低的起压5.6V,较高的电流效率2.64cd/A和低效率滚降,其色坐标则随着亮度的增加沿着普朗克轨迹变化,产生类似于太阳光的发光特性。另外,对主体材料和共蒸层的电荷载流子的传输特性和复合机制也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8.
对液相中形成纳米碳酸钙所加的分散剂和晶型控制剂,温度、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对晶形及聚集态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在反应温度8~15℃,反应物浓度0.1~0.4mol/L,搅拌速度3~20r/s,反应物加料时间4~12min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约50nm的高分散纳米碳酸钙,所控条件和相应的产品结果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9.
增殖剂球床是聚变堆或混合堆产氚包层可选结构之一,准确把握增殖剂球床中载带气体的流动特性有助于提高对球床载氚过程的认识并优化包层设计。采用离散元程序PFC3D模拟增殖剂小球的填充行为,在球床内不同位置随机截取不同尺寸的控制体,利用布尔运算中的"差集"得到孔隙范围,建立孔隙分布的三维几何模型,进一步划分网格并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求解,得出控制体上单位长度的压降以及单元体内的速度分布特征,计算结果发现载带气体速度分布与γ分布很类似,且只要选取恰当的控制体,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整个球床孔隙内流体的流动,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载氚及相关过程。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