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化学   290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339篇
综合类   151篇
数学   253篇
物理学   132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柱撑水滑石类层柱状阴离子粘土是一类新型层柱材料,由于其二维孔道结构的可调变性及潜在的择形催化性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3].迄今,人们已合成了包括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同多和杂多阴离子(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以及配合物阴离子在内的多种柱撑水滑石,其中同多和  相似文献   
102.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萘基二苯甲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缔合反应及缔合物在聚合物颗粒表面的吸附及洗脱 ,提出了碱性艳蓝BO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性艳蓝BO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缔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76×104、3.63×104、2.15×104L·mol -1·cm -1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mg/L,相对标准偏差3.8% (n=8);应用该法测定河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研究罗丹明B与单双链DNA作用过程中,胶体金加入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发现在胶体金加入的前后,罗丹明B均以沟槽方式与单双链DNA相作用;胶体金的加入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化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水溶液中α-环糊精(CD 1),β-CD 2,七(2, 6-二-o-甲基)-β-CD 3和γ-CD 4D-、L-、D,L-苯丙氨酸(Phe)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手性或外消旋苯丙氨酸与同一主体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为:L- >D,L- >D-Phe,各体系的KL/KD值在1.65~3.01之间,给出了较好的异构体分离。但三种形式的苯丙氨酸与这些主体的缔合常数均较小(K< 3×102mol·L-1)。就不同主体而言,K值的次序为:3 >1 >4 >2,并不完全等同于KL/KD的顺序:2 >1 >3 >4。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水热合成及离子交换方法将缺位及单取代型Keggin结构钨硅杂多含氧酸根SiW(11)及SiW(11)O(39)Z(H2O)(6-)嵌入Zn─Al型阴离子粘土层间,得到了大层间距的新型层往状微孔材料ZnAl─SiW(11)及ZnAl—SiW(11)Z(Z=Co(2+)、Ni(2十)和Cu(2+)),XRD与IR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只有9.7 的通道高度.  相似文献   
106.
简述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3-D立体结构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成膜性和高的发光效率.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电化学池(LEC),光伏打电池等器件.这类化合物不仅可以作为发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修饰得到具有分子或离子识别、信息存储性能的特殊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圆二色谱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D/L酪氨酸的手性识别行为,制备出了β-CD与L-酪氨酸(L-Tyr)的固体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薄层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β-CD具有选择包结L-酪氨酸的特性;主客体形成11的包合物,其组成为L-Tyr/β-CD·12H2O;稳定常数为5.13×103L/mol;包合物的热稳定性比主客体皆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8.
Introduction Recently, sever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for thestudy of coordination polymers assembled from lantha-nide ions and aromatic polycarboxylate ligands becauseof their intriguing structural diversity and potentialapplications in several fields, s…  相似文献   
109.
功能性超薄有序分子沉积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1991年G.Decher等首次探讨了阴阳离子与聚电解质交替沉积制备有机超薄膜的方法。我们在完善成膜技术和发展成膜基质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其成膜过程与膜的结构,并定义这种新的自组装超薄有序膜为分子沉积膜——MD膜。MD膜是利用阴阳离子的静电吸附反应特性,通过相反离子体系的交替分子沉积制备的层状有序自组装多层超薄膜。需要指出的是,分子沉积既是有机超薄膜的制备技术,本身又是一种自组装超薄有序膜。MD膜制备工艺简单,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好,不受基体形状与面积限制。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