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618篇
化学   1092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34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114篇
物理学   6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ATB二聚体分子间作用力及其气相几何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华杰  肖鹤鸣  董海山 《化学学报》2007,65(12):1101-1109
采用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定量地求得TATB分子间的静电、交换排斥、诱导和色散等分子间作用能项, 从理论上揭示了TATB分子间作用本质; 在此基础上, 阐明了密度泛函在研究TATB二聚体时的适合性问题. 结果表明: (1)在有分子间氢键的TATB二聚体中, 库仑力足以与交换排斥力相抗衡, 起主导作用. (2)含分子间氢键的气相TATB二聚体的合理几何构型为平面型结构, 此结构的产生与色散力无关, 因此不管泛函是否含有近程色散作用, 均应预测到这种强极性的平面型结构. (3)在无分子间氢键的TATB二聚体中, 库仑力难以与交换排斥力相抗衡, 色散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4)在这种情况下, 未含有近程色散作用的密度泛函不可能给出合理构型. 恰好相反, 含有近程色散作用的密度泛函PBE0却能正确地预测到具有“平行重叠”结构且呈微弱极性的TATB二聚体, 色散力是导致这种构型产生的根本原因. “平行重叠”TATB二聚体是典型的色散体系, 其色散力占绝对主导地位并极有可能起源于两个TATB分子上π电子的相互作用. (5)对于所有TATB二聚体, 色散力或很显著或起主导作用. 由于密度泛函或未含有近程色散, 或只能部分地把近程色散表达出来, 这样使得当前所有密度泛函不可能精确求得这些二聚体的作用能.  相似文献   
82.
干细胞迁移机理的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置于甲基纤维素碟中形成VEGF的浓度梯度分布,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于此浓度梯度中培养,观察VEGF能否诱导MSCs定向迁移。应用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术(Near-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y,NSOM)同时获取了VEGF诱导前后的MSCs的形貌和光学信息。结果表明,近场光学图观测到形貌图上所没有的黑色斑点,分析认为这些黑斑为细胞的黏着斑。近场光学图显示经过VEGF诱导后细胞的黏着斑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对诱导前后干细胞的骨架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胞骨架由诱导前的无序状态转变为诱导后的有序状态,说明诱导后的干细胞处于迁移状态。光学超微结构图则显示了诱导后干细胞表面的光学细节比诱导前细胞大量增加,出现了大量直径约200 nm的光斑,这是由于细胞表面大量分泌黏附分子等蛋白分子引起的,这些结果为VEGF能够诱导MSCs进行定向迁移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可视化证明。也表明NSOM不但能提供高分辨的光学分辨率,还可提供生物细胞精细结构的更深层次的光学信息。  相似文献   
83.
《分析化学》2013,(10):1536
本书为引自国外的优秀外版图书。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长程、中程和短程分子间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定量计算方法及应用;非加和性及与其相关的多体力;50多个模型势能。本书专门列有附录,详尽给出了各种必要的数学工具以及多电子体系的量子计算方法。书号:9787122169051定价:78.0元开本:16出版日期:2013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4.
杨秀芬  张春娟  肖如亭 《化学研究》2007,18(4):52-54,65
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分别以正丁醇(BuOH)、醋酸正丁酯(BuAc)及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作为萃取剂,对间苯二胺、间氨基酚及间苯二酚的水溶液混合体系进行萃取分离研究.HPLC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水溶液中H+浓度的增加,分离出间苯二酚的效果增强;而随着混合水溶液中OH-浓度的增加,分离间苯二胺的效果将大大增强;作为萃取剂,醋酸正丁酯和甲基异丁基甲酮优于正丁醇,能对水溶液混合体系中的三组分进行完全有效的分离,其中以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效果最好.实验得到的最佳分离条件是:萃取剂为甲基异丁基甲酮,混合溶液中n(H+)/n(-NH2)≥1.32∶1时,萃取相中仅有间苯二酚;混合溶液中n(OH-)/n(-OH)≥1.11∶1时,萃取相中仅有间苯二胺.  相似文献   
85.
5,8-Hihydroxyl-1,4-naphthazarin was taken as a model compou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alogen substitution on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process.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ubstitution in the R2- and R4-positions far away from the active region has much weaker influence on the IPT process than that in the R1-and R3-positions. IPT barriers for substitution in the R1-position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parent molecule. However, it is quite reverse for substitution in the R3-position. The IPT process is a proton transfer process coupled with charge separation and coulombic interaction would be dominant during this process. As for naphthazarin, halogen substitution would decrease the quantum yields of O2 but increase those of 1O2.  相似文献   
86.
张业文  杨青青  周策峰  李平  陈润锋 《化学进展》2022,34(10):2146-2158
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材料由于三线态激子可通过反系间窜越(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RISC)转换为单线态激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中理论上可达到100%的激子利用率而被广泛关注。但实验上开发设计高性能TADF材料较为复杂且研究周期较长,理论研究可以从本质上建立材料结构-性能的关系,预测材料的性质并提供一定的分子设计策略。本文围绕高性能TADF材料的开发,从发光原理出发,系统阐述了分子的设计策略及光物理参数如材料单-三线态能级差(Single-triplet energy gap,ΔEST)、系间/反系间窜越速率、吸收/发射光谱、辐射/非辐射速率等的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研究进展。最后我们探讨了TADF材料理论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TADF材料的理论研究综述和研究前景的展望,期待吸引更多的研究工作者,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87.
偏钨酸-2;6-二甲基吡啶分子间化合物(Hdmpy)11H(h2W12O40)2·6H2O的合成、电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88.
采用氩弧熔炼后热处理方法制备了PtB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在0.5 mol•L-1 H2SO4+0.25 mol•L-1 CH3OH溶液中对氧还原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大小比较发现,与光滑铂电极相比,PtBi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和抗甲醇中毒性能.从结构方面分析了PtBi具有抗甲醇中毒性能的原因,认为是PtBi中Pt-Pt的间距大,不利于甲醇的吸附解离.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PtBi材料中Pt的d电子空穴增加,可能是导致PtBi电极表面氧还原电流增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FT-IR,溶解热和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法,对含三氢集团的分子(丙酮、乙酸甲酯、二甲基亚砜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做了研究。在所研究的体系中,计算表明在甲基3个氢原子的中心方向有一个正电势区。它导致负电集团红外吸收带频率位移,溶解热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三氢集团的集体效应。  相似文献   
90.
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层间破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双悬臂梁和端开口弯曲试件分别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CF/PEK-C)的Ⅰ型和Ⅱ型的层间破坏。CF/PEK-C的Ⅰ型层破坏的线弹性断裂判据G_(Ⅰc)和弹塑性断裂判据J_(Ⅰc)分别为0.69KJ/m~2且与裂纹长度无关。CF/PEK-C的Ⅱ型层间破坏的稳定性,与裂纹和半距之比α/L有关。当α/L小于0.7时,表现为不稳定的Ⅱ型层间破坏的断裂韧性G_(Ⅱc)为1.62KJ/m~2。当α/L大于0.7时,则为稳定的Ⅱ型层间破坏。此时的G_(Ⅱc)与临界点的选择有关。由亚临界点和0.95点法得出的G_(Ⅱc)值分别为1.73和2.74K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