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4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As a component of near-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e (NSOM), optical fiber prob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ncing the equipment resolution.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is introduced to metallize the optical fiber probe. The optical fibers are etched by 40% HF with Turner etching method. Through pretreatment, the optical fiber probe is coated with Ni-P film by electroless plating in a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tank.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EDXS) a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deposition on fiber probe. We have reproducibly fabricated two kinds of fiber probes with a Ni-P film: aperture probe and apertureless probe. In addition, reductive particle transportation on the surface of fiber probe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se probes.  相似文献   
13.
镀镍液中镍的在线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硫酸镍溶液的光谱吸收特征,采用双波长双通道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镍液中镍的含量。借助计算机控制,实现了镀镍液中镍的在线分析,能满足生产工艺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的作用机理. 不同丙酸浓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丙酸能同时促进Ni2+的还原和H2PO-2的氧化.根据丙酸分别与NaH2PO2和NiSO4共存时镍基体上吸附物的红外漫反射光谱变化,推断丙酸是通过与NaH2PO2和Ni2+形成表面络合物来促进化学沉积的. 丙酸能与NaH2PO2形成分子间氢键,促使P-H键断裂并生成·PHO-2中间物,从而提高H2PO-2的氧化速度; 同时,丙酸以其-OCO-官能团与Ni2+生成桥式配合物,有利于加速Ni2+的沉积. H2PO-2氧化速度的提高有助于磷的沉积,从而增大了化学镀层中的磷含量.  相似文献   
15.
黄琦  李惠琪  吴玉萍 《应用声学》1998,17(4):47-48,17
化学镀是金属表面进行非晶态处理的一种新工艺,从理论到工艺都处在发展与完善的阶段,而利用功率超声在室温下进行化学人理论到实践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以热力学及物理化学为基础对超声化学镀的机理进行了一些主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声活化的观点。并通过对钢表面的不同方法得到的镀层形貌的对比得到初步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孙冬柏 《电化学》1999,5(1):36-42
对次磷酸盐体系循环伏安曲线-0.4V(SCE)处氧化峰(Ⅱ峰)的特性及本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Ⅱ峰与I峰直接相关,对应于活性吸附态的偏亚磷酸根氧化生成磷酸根的电极过程,Ⅱ峰是偏亚磷酸根脱出的Hads^-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的结果。确定了吸附态偏亚磷酸根转变为惰性亚磷酸根反应的控速步骤为偏亚磷酸的脱附过程,并估算了脱附速度常数。最后给出可能的吸附态偏磷酸根氧化生成磷酸根的电极历程及总的次磷酸根氧  相似文献   
17.
碳纳米管表面的无钯活化化学镀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碳纳米管表面无钯活化的化学镀镍方法.碳纳米管经硝酸氧化和碱中和后表面生成羧基,利用羧基吸附镍离子,之后吸附的镍离子被化学还原为镍的纳米微粒并成为化学镀镍的催化活性中心.红外吸收光谱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证实了上述活化过程的机理.实验表明,新的活化方法对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是切实可行的,文中同时对化学沉积层的不同形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蒸发光散射;烧结钕铁硼;光亮镀镍  相似文献   
19.
铝表面前处理及化学沉积镍初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开路电位-时间(EOCP-t)曲线,研究铝表面经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铝表面经前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未经及经前处理的铝表面,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都经历去氧化膜、活化、混合控制以及化学沉积过程.经过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的铝表面附着细小的镍颗粒.依据EOCP-t和SEM的最佳实验结果,在含有络合剂和还原剂的碱性预镀镍溶液中,经二次化学预镀镍前处理,成功实现铝基底弱酸性化学镀镍.所获得的化学镀镍层与铝基底结合牢固,呈团颗粒状形貌和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镍—高磷合金的微观结构及晶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混合络合剂在酸性体系中进行化学镀镍-高磷合金,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所得到的化学镀镍-高磷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晶化行为。结果表明,化学镀镍-高磷合金具有胞状结构的微观形貌,镀态时呈典型的非晶态结构,300℃以下对热非常。镀层在343.8℃开始晶化,400℃时完全转化成亚稳用Ni5P2,440.4 ℃,时进一步转变成稳定的Ni和Ni3P相其晶化行为同从碱性乙二胺镀液中得到的高磷化学镀镍层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