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3篇
  免费   1492篇
  国内免费   5123篇
化学   8973篇
晶体学   181篇
力学   365篇
综合类   146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3239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研制成由一个钴原子构成的晶体管,钴原子包裹有一层复杂有机化合物,直径仅为10纳米的黄金导线被放置在硅片上,并用这种有机化合物覆盖住。然后在导线上钻一个直径约为1纳米的小孔,制成电源电极和电流电极,再将带有钴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放置在小孔上,用二氧化硅作绝缘体。哈佛大学另一组科学家也用类似方法研制成单原子晶体管,他们是在黄金电极上放置钒分子,而用氧化铝作绝缘体。单原子或单分子晶体管研究表明,只有在加上一定电压时电流才会通过这类晶体管。此外,将它们放置在磁场中时,通过电流中的电子数量会增加。  相似文献   
9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秀英 《光谱实验室》2003,20(3):361-363
采用硝酸铵为锰的基体改进剂 ,使用自吸背景校正法 ,测定血清中的痕量锰 ,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 .1— 4 0μg/ L;检出限为 1.5 3× 10 -11g;回收率达 96.8%— 10 2 .5 %。  相似文献   
93.
不锈钢过滤材料是采用多层金属编织丝网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叠层设计、复合压制和真空(或保护气氛)烧结等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多孔结构与功能材料。通过高温扩散烧结固定网孔的多层滤网,主要由保护层、阻挡过滤层和强度支撑层3部分组成,一般的典型结构为3-6层。烧结金属丝网和金属微孔膜不仅能够获得过滤精度高、可靠性好、工艺过程稳定的效果,而且具有承压强度高、操作压降小、耐腐蚀、适于进行反冲洗操作的特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不锈钢高效过滤材料,综合特性明显优于高效玻璃纤维滤纸和滤膜材料。这里用扫描迁移粒径分析系统,用混合标准粒子和DOP多分散气溶胶对5μm不锈钢烧结丝网和0.5,0.3μm不锈钢过滤膜材料进行了过滤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94.
氚以金属氚化物贮存形式过程中,会衰变生成氦-3,从而影响金属氚化物的使用性能。文中采用热解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贮存周期氦在金属氚化物中的能量状态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5.
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掺杂纳米金属颗粒Au或Fe的BaTiO3复合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金属颗粒的形态和化学态.330-800nm范围的吸收谱研究表明,掺Au颗粒的BaTiO3薄膜在580nm附近有一个明显的共振吸收峰,而掺Fe颗粒的BaTiO3薄膜没有这样的吸收峰.用Mie散射理论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The measurement of low-field susceptibility X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T for La2/3Ca1/3MnO3 shows a significant downturn in 1/X(T) above the Curie temperature Tc, a behaviour generally observed in perovskite manganites. Such a downturn is argued to be due to the segregation of ferromagnetic clusters with larger spins in the paramagnetic matrix. Based on this consideration, a phenomenological expression for X(T) is proposed,in which the total susceptibility is assumed to be a sum of two susceptibilities arising from magnetic entities in the PM background and the FM clusters with T-dependent effective spin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in La2/3Ca1/3MnO3.  相似文献   
97.
98.
用核黄素 蛋氨酸光照法和黄嘌呤氧化酶 细胞色素C还原法证实,在1.0×10-6~1.0×10-5mol/L范围内四羧基锰酞菁(TcPcMn)表现出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用黄嘌呤氧化酶 NBT还原法测算出的TcPcMn清除O—·2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7.77×105mol-1·L·s-1,表明TcPcMn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酶能很好的抑制O—·2的还原性.TcPcMn既能催化H2O2与4 氨基安替比林和酚的显色反应,也能催化邻苯二胺的聚合,表明TcPcMn具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三酚自氧法得出,TcPcMn将O—·2的氧化性转化成了POD和H2O2的氧化性.因此只要牺牲一定的POD底物,TcPcMn就可以清除掉因歧化O—·2而产生的H2O2,继而能避免因发生Fenton反应而产生氧化性高于O—·2的羟自由基,从而彻底消除O—·2的氧化性,与SOD相比,这是TcPcMn的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99.
This paper reports the use of a colloidal Pd^0 catalysis system to metallize the surface of precipitators separated from coal fly-ash, and metals such as Cu, Ni etc. are deposited on the precipitators surface. Alterna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surface of cenospheres, an Ag coating catalysis system is adopted to first deposit Ag on the cenospheres surface, followed, if necessary, by the deposition of other metals such as Cu, Ni, etc. on the Ag coating to produce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metal-coated cenospheres.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metal coatings are examined in detail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X)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echniques.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quality of metal coatings derived from the Aa coatina catalysis syste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lloidal Pd^0 catalysis system.  相似文献   
100.
负载金属对SO^2—4/ZrO2催化剂超强酸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滋  唐颐 《化学物理学报》1993,6(5):480-485
本文研究了气氛和负载金属对SO^2-4/ZrO2超强酸催化剂正戊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SO^2-4/ZrO2催化剂在N2中初活性较高,但稳定性很差,在H2中活性很低。负载Pr可显著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负载Ni则使催化剂活性反而降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H2可使结合在ZrO2上的SO^2-4,部分还原,减少超强酸位,Pr对SO^2-4的还原有阻抑作用,使催化剂表面保留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