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17篇
化学   161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硅氢加成反应用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综述了催化剂体系研究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有机硅的机理.指出有机硅产品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越来越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化工材料;不饱和烃的硅氢加成反应是合成有机硅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利用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进行加成.  相似文献   
192.
构建了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纳米颗粒(Pt-nano)的电流型L-乳酸生物传感器。将Sol-gel膜覆盖在L-乳酸氧化酶(L-lactate oxidase,LOD)和MWCNTs/Pt-nano修饰的电极表面。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检测电压0.5V;缓冲液pH6.4;检测温度25℃。此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5s,灵敏度是6.36μA/(mmol/L)。连续检测4星期其活性仍保持90%,线性范围为0.2~2.0mmol/L,且抗干扰能力强。在实际血样的检测中,此传感器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3.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铜/铂修饰电极安培法测定大观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镧系化合物,经电沉积制备La3+-Cu/pt/CME工作电极,建立了直流安培电化学法(DC)直接检测硫酸大观霉素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浓度、测定电位等参数对色谱分离和测定的影响。在固定相为CarboPac PA10阴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26mmol/L NaOH,流速为0.6mL/min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电位为0.68V时,硫酸大观霉素峰面积与其浓度在0.12~12mg/L(r=0.9991)和12~280mg/L(r=0.9995)两个范围内呈线性。本方法不需要柱前和柱后衍生化,能同时测定硫酸大观霉素中的主要组分和杂质。修饰电极制作方法简单,催化稳定性好,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测定硫酸大观霉素中的各组分。  相似文献   
194.
建立了真空蒸馏预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铅试样中微量的方法.在真空条件下,利用Pb和Pt在较高温度下蒸汽压的差别进行分离,富集后的溶解制成溶液后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实现了真空密闭回收铅.针对试样的特点,对真空蒸馏方法理论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蒸馏温度为1250 K,真空度为30 Pa,蒸馏时间为3 h条件下,的富集分离效果最好,可富集至99.01%以上.线性范围为0.023~20 mg/L,检出限(3σ)为0.0069 mg/L,对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n=6).用本方法对样品中加入的标准溶液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9.8%~103.0%.本方法简便快速、无污染,已应用于废电路板贵金属冶余物料中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5.
 制备了碱金属 M (M = Na, K, Rb 和 Cs) 掺杂的 Au-Pt/CeO2 催化剂, 考察了其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活性, 并采用 X 射线衍射、H2 程序升温还原、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 K 助剂对 Au-Pt/CeO2 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少量电负性较低的 K 虽然使 Pt 的还原变得困难, 但有利于 Au 金属态的稳定, 并使催化剂表面 Ce3+ 富集而产生氧空位, 显著提高了 Au-Pt/CeO2 催化剂活性. 当 K 负载量为 0.025%, 反应温度 250 oC 时, CO 转化率可达 95%.  相似文献   
196.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γ-Al2O3 负载的 Pt 和/或 Ni 双金属催化剂或单金属催化剂, 测定了它们的 CO 化学吸附量, 并在原位红外间歇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催化 1,3-环己二烯 (1,3-CHD) 的低温 (308 K) 加氢和脱氢性能. 结果表明, Pt-Ni/γ-Al2O3 催化剂性能优于 Pt/γ-Al2O3 或 Ni/γ-Al2O3.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不同催化剂上 1,3-CHD 的表面吸附能, 验证了具有较弱环烯烃吸附能的双金属催化剂加氢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7.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整体式催化剂 Pt/γ-Al2O3/Ce0.5-xZr0.5-xMn2xO2 去除饮食油烟的催化性能.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Mn 含量的 Ce0.5-xZr0.5-xMn2xO2 储氧材料, 并考察了其作为载体对 Pt/γ-Al2O3/Ce0.5-xZr0.5-xMn2xO2 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应用 X 射线衍射 (XRD)、N2 物理吸附和 H2 程序升温还原 (H2-TPR) 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XRD 结果表明, 贵金属 Pt 很好地分散在载体 γ-Al2O3 和 Ce0.5-xZr0.5-xMn2xO2 上. N2 物理吸附和 H2-TPR 研究结果与催化剂活性测试能很好吻合. 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 x = 0.10 > x = 0.15 > x = 0.05 > x = 0 > x = 0.20, Pt/γ-Al2O3/Ce0.4Zr0.4Mn0.2O2 催化剂活性最好, 油烟完全转化温度仅为 495 K.  相似文献   
198.
 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制备了 Pt-Sn/SAPO-34 催化剂, 并使用 X 射线衍射、N2 吸附、X 射线荧光光谱、O2 脉冲烧炭、H2 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在微型反应器中评价了 Pt-Sn/SAPO-34 催化剂对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焙烧温度和反应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为 500 oC 时, 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 当焙烧温度高于 500 oC 时, 催化剂出现不希望的表面变化, 例如活性 Pt 位点的聚集、Pt 的团聚、Sn 的流失等. 当反应温度为 595 oC 时, Pt-Sn/SAPO-34 催化性能稳定, 且能够保持表面金属状态.  相似文献   
199.
刘冰  李文钊  徐恒泳 《催化学报》2010,31(10):1247-125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Pt/CexZr1-xO2 催化剂, 通过 X 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在合成气和含硫合成气中的水煤气变换活性. 结果表明, 铈锆固溶体的氧化还原能力强于 CeO2, Zr 的掺杂明显改善了 CeO2 的孔道结构, 其担载的 Pt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金属分散度, 因而活性更高. 两种催化剂在含硫合成气中的催化活性较无硫合成气中的均有所降低, 且 H2S 浓度越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越多, 但这种因吸附硫而引起的失活是可逆的, 即催化剂重新暴露在无 H2S 重整气的还原性气氛下活性能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200.
碳载铂电极对乙二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声培  薛国庆 《电化学》1997,3(2):179-184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阶跃电位,以及X-光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玻碳表面高分散电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与性能,结果指出,玻碳表面沉积的高分散黑经高温处理后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晶粒尺寸变大,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对乙二醇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