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程伟平 《化学教育》2013,34(4):73-75
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进行了改进,能明显观察到白色Fe(OH)2沉淀,并能保持2小时,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2.
运用液相化学还原银技术, 制备了羰基铁粉/银核-壳复合粒子; 以该复合粒子为屏蔽填料, 制备了一种宽频、高效的新型电磁屏蔽橡胶材料. 分析了该屏蔽填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 研究了其电磁特性对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具有完整核壳结构的羰基铁粉/银复合粒子兼具优异的磁性能和高导电率, 用其组成的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对电磁波能同时产生较强的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 屏蔽效能(SE)优于传统的屏蔽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   
23.
α-Fe粉体浓悬浮体系的制备及磁流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使用价格低廉的还原铁粉制备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 ,对体系磁流变效应进行研究 ,并研究了磁性颗粒尺寸和氧化物对悬浮体系力学性质及沉降稳定性的影响 .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生石灰—粉煤灰挤密桩硬化缓慢和强度低的原因。对所选用的几种增强剂(废铁粉、石膏、水玻璃、小苏打)的增强机理作了理论分析和室内对比试验。其增强作用主要表现为水化反应产生的水硬性胶结物或碳化作用,试验表明小苏打和铁粉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考虑到经济性和材料来源,从中筛选出铁粉(硫酸厂废渣)作为较好的增强剂。  相似文献   
25.
为配合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和教育部新课标的理念,使中学生直接感受到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纳米铁粉的制备方法。该法可操作性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条件和教师指导下,具备一定化学知识的高中学生便可完成。纳米铁粉的“自燃现象”甚至可替代“白磷的自燃”实验,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纳米铁粉降解水中三硝基甲苯(TNT)的影响因素;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了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将初始浓度为80.0mg/L、pH为4.00的TNT水溶液与5.0g/L的纳米铁粉在转速200r/min、温度40℃的振荡器中反应3h,水中TNT的浓度可降至0.1mg/L以下,降解率达到99%以上;就TNT的降解机理而言,其降解过程是纳米铁粉给出电子被氧化、TNT分子中的硝基接受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从电炉炼钢烟尘制取高纯Fe2O3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凤钢  文欣  王振珠  卢弘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3):318-320,F002
在用湿法冶金工艺从电炉炼钢烟尘中提高氧化铁纯度的研究领域中 ,除硅及除铝是主要技术难点。本文研究了影响除硅及除铝的各种因素 ,通过选取低浓度硫酸 (3.5mol·dm-3 )酸浸烟尘 ,多次陈化 ,控制中和沉淀过程中的反应温度 ,中和速度 ,终点pH值 (3.2~ 3.3)及高温煅烧 (90 0℃ ) ,将产品中的硅含量降至 0 .0 0 5 %以下 ,铝含量降至 0 .0 35 %以下 ,Fe2 O3 纯度达到 99.2 %以上 ,达到了HG/T2 5 74- 94标准中优等品水平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铁粉和氧化铁粉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铁氧化物储氢材料。通过储氢性能的研究,评价并比较了不同金属添加剂Al, Cr, Ni, Co, Zr和Mo对铁粉和氧化铁粉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添加了金属Mo的改性样品Fe-Mo和Fe2O3-Mo均具有很好的储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中,样品Fe2O3-Mo的改性效果最佳。这可以通过该样品的放氢温度从改性前的527oC降到改性后的283oC看出(此时的放氢速率为250u mol·min-1·Fe-g-1)。这与Mo添加剂能够有效的阻止样品颗粒的凝结有关。此外,该样品的体积质量储氢能力和体积储氢能力分别达到了4.5 wt.%和72kg H2/m2,该值已接近IEA标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30.
杨波  张永丽 《化学学报》2019,77(10):1017-1023
系统研究了ZVI(零价铁粉)-Fenton体系协同去除铜离子和亚甲基蓝(MB)污染物过程中, ZVI微表面发生的化学转化以及目标污染物降解机理. 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能谱(EDS), 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 对比分析了反应前后以及不同体系之间ZVI表面结构, Fe和Cu化学转移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ZVI/H2O2体系中反应后ZVI表面腐蚀产物较多, 主要为Fe3O4和Fe2O3. 在ZVI/H2O2-Cu体系中, 虽ZVI腐蚀作用更加剧烈, 但ZVI表面残留的腐蚀产物较少, 且腐蚀产物中Fe3O4含量的占比增加. Cu 2+主要还原产物为Cu 0, 同时还伴随着CuO的生成. pH影响实验表明, ZVI/H2O2-Cu体系不仅强化了MB的降解, 有效地去除了总溶解铜离子(TCu), 同时还扩大ZVI-Fenton体系的有效pH范围(pH=2.5~5.5). 叔丁醇捕获自由基实验表明, 羟基自由基是氧化降解MB的主要活性物质. 最后针对ZVI-Fenton体系协同去除复合双目标污染物的机理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