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4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2646篇
化学   5366篇
晶体学   198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150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99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以EXAFS方法研究了化学键联的四核铁-钴羰基簇[Co_(?)Fe(CO)_(12)]~-的表面结构。结果显示担载后Co—Co键长缩短0.04(?),Co—C和Co—Fe键长分别增长0.03和0.08(?),说明FeCo_3的四面体簇骼在担载后更大地偏离开理想的正四面体。  相似文献   
112.
铁-铜-锰氧化物/海泡石催化剂对苯羟基化为苯酚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3.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用氧化铅-氧化锌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炜清  赵新强  王延吉 《催化学报》2003,24(10):760-764
 制备了一种用于苯酚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新型氧化铅-氧化锌多相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不同母体和母体配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应用XRD,TPR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b3O4是主活性物相,ZnO为助催化剂,并以非晶态或微晶态存在于催化剂体系中.当焙烧温度为500℃,n(Pb)/n(Zn)≈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碳酸二苯酯产率可达45.6%.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并对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4.
铁是生命攸关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人体必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铁无论在重要性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属首位,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含有3~5克铁,相当于一根小铁钉的重量。  相似文献   
115.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盐超微粒子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Zn,Ni,Co的铁酸盐超微粒子催化剂,运用DTA-TG、IR、XRD以及BET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铁酸盐对二氧化碳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铁酸盐均为尖晶石型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为31.9-36.3m^2/g,晶粒大小约为30-35nm,在由二氧化碳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117.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双掺杂CeO2基粉体材料, 考察了柠檬酸用量、焙烧温度、升温速率和成胶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粉体材料BET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柠檬酸用量和焙烧温度对粉体材料的这些性能影响较大, 升温速率只是对平均粒径产生影响, 成胶温度对BET比表面积没有影响, 对孔容和平均孔径影响也很小, 对平均粒径影响大一些. 通过对不同柠檬酸用量和不同焙烧温度所得样品进行XRD表征, 发现双掺杂并未改变CeO2晶型, 但晶胞参数略有增大, 表明掺杂离子进入CeO2晶格. 柠檬酸用量几乎不影响平均晶粒大小, 而焙烧温度对平均晶粒产生较大影响, 焙烧温度越高, 平均晶粒越大. 不同掺杂元素对粉体材料的表面性能也产生一定影响, 掺杂Ca2+的平均粒径比同主族的Mg2+和Sr2+小. 通过对不同制备条件的考察, 为制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粉体材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合成了SiW10Fe2的季胺盐(Fe2POM),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Fe2POM为催化剂,研究了甲基橙的起始浓度、催化剂添加量、不同pH值等因素对光脱色速率的影响.利用异丙醇作为·OH捕获剂,探讨了甲基橙在Fe2POM-H2O2体系中的光化学脱色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体系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高的光脱色活性,40—160mg/L初始质量浓度范围内,甲基橙的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降低而升高,脱色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各体系的光脱色活性依次为:Fe2POM-H2O2单纯的Fe2POM>单纯的光照.  相似文献   
119.
PAN是常用的有机络合剂和光度显色剂[1~ 4 ] ,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空气等样品中的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检测 ,但其水溶性较差 ,在检测过程中需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增加其溶解度 ,操作较为烦琐。同时PAN对比色皿的吸附较强 ,比色皿污染严重。汤福隆等[5] 在PAN的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合成了PAN S ,显著改善了其水溶性。目前 ,PAN S已应用于食品、水质中铜、锌、钯等的光度法测定[6~ 8] ,而将其应用于样品中铁测定的分析方法 ,则未见报道。本文在文献 [6~ 8]的基础上 ,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微量铁的方法 ,不经…  相似文献   
120.
可溶性聚硅酸铝铁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泥为原料,制备了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并将该絮凝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研究絮凝剂的使用效果与投加量、投加方式、pH值、搅拌条件及水样本身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