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4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6612篇
化学   12662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230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60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趋枯竭和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人们迫切需要更有效的利用化石燃料及开发清洁、价廉的新能源.氢以其储量丰富、清洁、高效、便于运输、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新能源开发中脱颖而出.氢气用于燃料电池,其化学能一电能转化比内燃机高3~4倍,因此欧、美、日等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发高效燃料电池,并且将此种电源应用于汽车、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日本电气公司(NEC)已开发出笔记本电脑专用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82.
阎子峰  薛锦珍 《分子催化》1996,10(3):231-234
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H4+C2H4→C3H8反应的初步研究阎子峰薛锦珍沈师孔①王弘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甲烷同系化过渡金属催化剂乙烯1前言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甲烷与其它饱和烃类的反...  相似文献   
83.
84.
活性炭酸处理对CuO/C催化剂上NO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志明  王新平 《分子催化》1996,10(2):109-114
4种国产活性炭被用于NO还原反应,其中,山楂核炭和山桃核炭具有较高的NO还原转化率。实验发现,表面含氧基团-COO-对活性炭自身的还原性和对NO的还原活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对表面富-COO-基团的活性炭,稀盐酸处理使表面-COO-显著分解。  相似文献   
85.
86.
姜玄珍  郑雷 《分子催化》1996,10(3):183-186
在反应下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揭示了高晶格铝含量的沸石XSM-5有新类型的B酸。基于甲醇和甲醇脱水物二甲基醚和B酸的相互作用,在红外差谱中,原来表征B酸在OH伸缩频率区的特征吸收谱带3610cm^-1不再出现,代之以两个负吸收谱带,分别为3615与3585cm^-1,这是以往的研究中未报导过的红外吸收谱带。  相似文献   
87.
低温降解二氯甲烷的TiO2—SO4^2—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华  姜玄珍 《分子催化》1996,10(4):263-267
  相似文献   
88.
SiO2负载的Pt—M,Rh—M异双核络合物催化剂催化CO2氢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昌平  杨秀芝 《分子催化》1996,10(5):363-367
  相似文献   
89.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寿长  王文祥 《分子催化》1996,10(5):382-386
  相似文献   
90.
本文采用XRD、XPS、及H_2—TPD技术对不同Cu/Co比的几个RaneyCu-C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反应醇选择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RaneyCu-Co催化剂均由不同Cu/Co比的两个Cu-Co固溶体相组成,还原(H_2,563K,2h)前,表面除有Cu ̄0和Co ̄0外,尚有少量Cu ̄(+1)和显著量的Co ̄(+2)存在,还原后,Cu ̄(+1)几乎消失,Co ̄(+2)仍有一定量存在,在反应温度下(563K),CO和CO_2均能使表面Co ̄0部分氧化,且CO_2氧化能力大于CO,而合成气(H_2/CO=2)表现为还原的性质。三种气氛对Cu ̄0无明显影响。催化剂表面Cu/Co比高于体相Cu/Co比,表面Cu富集显著.RaneyCu-Co催化剂表面有四种吸氢中心:Cu(弱吸氢中心),高配位Co(弱吸氢中心),低配位Co(活化吸氢中心),及强吸氢中心;对不同催化剂,表面低配位Co中心的比例与醇选择性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结果,就CO播入中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