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384篇
化学   3633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通过配体取人工将四核羰基簇FeCo~3(CO) 锚联在膦化的聚苯乙烯表面,获得担载簇FeCO~3(CO)~11PPh/poly,目的在于使簇骼结构偏离较高对称性,以考察锚联过程对簇结构的影响.本文以EXAFS(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ature)方法研究了担载样品的结构.结果显示担载簇与FeCO~3(CO)~11PPh 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模式,尤其是膦配体确实与一Co原子相连接.EXAFS结果表明:(1)与FeCO~3(CO) (其簇骼具有三重对称结构)比较,锚联使Co-Fe键增长0.005nm;金属-金属及金属-桥联碳壳层Debye-Waller因子均增大约一倍而金属一端联碳壳层的值变化很小.说明金属-金属间实际键长值具有一较宽分布,因而其簇骼已偏离了三重对称结构;(2)与FeCO~3(CO)~11PPh 晶体的结构比较,Co-Fe键长长0.003nm而Co-Co键长则短约0.002nm.考虑到EXAFS分析只能给出平均键长值,因此认为,存在于FeCO~3(CO)~11PPh 晶体中的由于一个羰基被膦配体取代而引起的簇骼畸变,在锚联后被加剧.  相似文献   
992.
993.
本文以UV和'HNMR跟踪方法研究了二氯二茂钛(Cp2TiCl2)在二甲亚砜中的光化学反应,用自旋捕获技术来捕获Cp2TiCl2催化丙烯腈单体聚合体系中所生成的自由基。UV和'HNMR跟踪结果表明,Cp2TiCl2逐渐分解并生成环戊二烯,ESR测定表明,用自旋捕获剂PBN和BNO都捕获到了环戊二烯自由基,进一步证明了Cp2TiCl2催化乙烯基单体聚合反应是一种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994.
李镇  郑向东 《分析化学》1996,24(4):475-478
本文基于稀释对络合物离解度的影响而提出一种新的数学计算法,用来区别萃取体系中单核与聚核络合物。  相似文献   
995.
{[Sm2(Gly)6(H2O)4](ClO4)6(H2O)5}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对其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单胞参数:α=11.549(2)A,b=14.122(3)A,c=15.654A,α=15.654A,α=97.01(2)°,β=102.70(2)°,γ=105.43(2)°,V=2355.94(0.87)A^3,Z=2。晶体结构是采用Patterson法和差值Fourier合成解出...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羰基铁催化黄樟油素、丁香酚异构化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以下可能的反应机制:羰基铁在光照或加热下,首先形成配位不饱和羰基铁;随后,配位不饱和羰基铁与烯烃(如黄樟油素、丁香酚)生成络合物;络合物中的烯烃因电子离域作用而异构化;环境中的烯烃再取代络合物中的异构化烯烃,从而产生异构烯烃。此机制模型与五羰基铁光催化黄樟油素、丁香酚异构化反应的一级动力学一致。  相似文献   
997.
采用TG DTG技术研究了Eu2 (o MBA) 6 (PHEN) 2 (o MBA :邻甲基苯甲酸根离子 ;PHEN :1 ,1 0 邻啡咯啉 )在静态空气中的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根据TG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运用Acher法、Madhusudanan Krishnan Ninan (MKN)法和Ozawa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 ,同时用等温TG法得到失重 1 0 %为寿终指标的寿命方程 :lnτ=-2 4 3 690 +1 .5 2 84× 1 0 4 T。  相似文献   
998.
β-砜基醇衍生物还原中的基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立人 《有机化学》1998,18(5):473-477
比较芳香族砜基和脂肪族砜基对钠-汞齐还原β-砜基醇衍生物反应的影响。在还原β-苯基砜基醇衍生物的反应条件下,β-叔丁基砜基醇衍生物并不能得到还原去砜基的烯烃。β-苯基砜基醇衍生物可能是经过单电子转移消除的机理,而β-叔丁基砜基醇甲磺酰化物则经α-砜基碳负离子的消除过程得到烯烃基砜。  相似文献   
999.
胞嘧啶稀土配合物的振动光谱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水体系中首次合成三种胞嘧啶稀土配合物Ln(Cyt)2(NO3)3(Ln=La, Ce, Gd)。振动光谱的实验频谱分析以及SAS值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表明该系列配合物以两个胞嘧啶分子在N(3)和C(2)=O(1)位同稀土配位, 两个硝酸根双齿配位, 形成八配位稀土配合物, 属C2h分子点群。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报道了水合硝酸铁与苯并—15—冠—5(L_A)二苯并—24—冠—8(L_B),4′—硝基苯并—15—冠5(L_C),3′、4′—二硝基苯并—15—冠—5(L_D)的反应及固体配合物的合成。进行了元素定时分析及摩尔电导测定,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他析进行了性质表征。证明合成的配合物组成为Fe(NO_3)_3·2L·nH_20O(L=L_A=L_C时,n=2;L=L_B时,n=1;L=L_D时,n=0的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