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20篇
物理学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1.
By virtue of the technique of integration within an ordered product of operators we present a new formulation of the Weyl quantization scheme in the coherent state representation, which not only brings convenience for calculating the Weyl correspondence of normally ordered operators, but also directly leads us to find both the coherent state representation and the Weyl ordering representation of the Wigner operator.  相似文献   
412.
金属卟啉类模拟酶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和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概述了量化计算方法在金属卟啉分子设计、结构及催化活性等方面的应用.也介绍了本课题组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预测了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13.
彭昌盛 《化学学报》2009,67(16):1936-1942
水的一些奇特性质主要源于水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 但在分子尺度上的氢键结构和数据仍是目前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统计分析了目前文献中普遍采用的水分子和氢键结构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AutoCAD图形软件模拟出(H2O)10结构的最小冰聚体结构单元(Minimum Ice Structural Unit, MISU)模型, 以及由MISU聚合而成的冰晶体三维模型. 根据MISU模型, 可以计算得到冰在0 ℃融化为水、水由0 ℃加热至100 ℃、水在100 ℃汽化为水蒸气的三相转化过程中分别需要吸收5.86, 4.40和24.94 kJ•mol-1的能量以断裂16.7%, 12.5%和70.8%的氢键. 如若不考虑氢键的影响, 那么计算得到水的融化热和汽化热分别为0.15和15.73 kJ•mol-1, 与VIA族氢化物H2S, H2Se, H2Te的融化热和汽化热基本呈线性关系. 另外, 由MISU模型计算得到冰在0 ℃融化为水时, 密度由923.17 kg•m-3增至999.89 kg•m-3, 亦与实际测量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14.
孙紫建  魏纲  王礼立 《实验力学》2008,23(2):180-185
以一种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PP-g-MAH)为相容剂的聚丙烯/ 尼龙共混高聚物为例,在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上进行了高应变率冲击实验,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材料内部的动态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一以冲击后试样的弹性模量降低来表征损伤演化,得到了其损伤值随应变及应变率变化的曲线;其二以应力响应的降低来表征损伤演化,采用基于ZWT(朱-王-唐)非线性粘弹性模型并引入损伤参量的方法来对大变形条件下本构中损伤部分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其三运用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技术,预先不作任何本构假定,只根据SHPB试验数据,通过不同的输入输出模式对PP/PA共混高聚物在冲击载荷下的本构响应和损伤演化规律等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不同角度得出的损伤演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415.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军工技术领域的高分辨率遥感相机在轨图像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相机实验室静态MTF测量结果进行补偿复原,因此对其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遥感相机实验室静态MTF测量常用的固有频率目标法,进行了各相关误差源的深入量化分析,并结合某航天遥感相机的MTF测量计算出各误差源的影响程度,其中系统总误差和随机总误差分别为0.021 32和0.003 04,最后给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测量条件估算出误差值,并对影响较严重的误差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遥感相机在轨图像处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16.
GIS的空间数据具有海量性、复杂性的特点,为了能更有效的挖掘隐藏在GIS中的知识引入了概念格技术。然而,又为了解决关联规则生成算法效率低、构造Hasse图效率低及冗余多的问题,提出在FP-Tree的基础上直接生成经过量化约简的频繁概念格。将该算法应用于GIS的空间数据挖掘取得了实际可行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417.
基于菱形编码和修改量化表的DCT域图像隐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离散余弦变换(DCT)域隐写的嵌入容量,提出一种基于菱形编码和修改量化表的DCT域图像隐写.首先将载体图像进行8×8的DCT变换后,对变换得到的DCT系数采用修改的8×8量化表进行量化,从而提高了嵌入容量和载密图像的视觉质量.同时通过改进的菱形编码将8进制的秘密信息嵌入到载体图像量化DCT系数的中频部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嵌入容量.实验结果表明:该隐写算法不但与JPEG压缩标准兼容,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嵌入容量.  相似文献   
418.
利用G\"{o}pfert等提出的非线性标量化函数给出了向量优化中\varepsilon-真有效解的一个非线性标量化性质, 并提出几个例子对主要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19.
采用TD-DFT的最优Hartree-Fock(HF)交换方法, 计算以1,8-萘酰亚胺为受体(A), 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吩噁嗪等为给体(D)构建的12种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最低激发单重态和最低激发三重态的能级差(ΔEST), 并探寻降低ΔEST的方法. 结果表明: D-A型分子比相应的D-苯桥-A型分子具有更低的ΔEST. 增加D与A间的扭曲二面角(空间位阻)和提高D的给电子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D-A型分子的ΔEST. 计算发现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N-苯基-1,8-萘酰亚胺(4b)和4-(吩噁嗪)-N-苯基-1,8-萘酰亚胺(5b)的ΔEST分别为0.01和0.02 eV, 它们的起始荧光波长分别为575 nm和621 nm, 垂直激发的振子强度分别是0.0002和0.0025. 这两种化合物有望成为发橙红光和红光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420.
姜龙  孟冲  李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35(12):3459-3464
利用密度泛函与自洽反应场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分别计算气态及24种不同极性溶剂中4,4’-二溴二苯醚(4,4’-di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BDE-15)的分子振动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气态分子振动光谱为基准,筛选出对溶剂极性敏感的特征振动作为指标构建溶剂对BDE-15振动光谱溶剂化效应指标体系,探究溶剂对BDE-15分子振动频率、红外/拉曼峰强溶剂化效应及综合效应,并寻求显著增强BDE-15分子特征振动频移/强度的溶剂。研究表明:从分子振动频率角度,溶剂极性敏感的(频移>1 cm-1)分子特征振动均为伸缩振和面外弯曲振,但24种溶剂对BDE-15分子振动频率溶剂化效应并不显著;从分子振动峰强角度,24种溶剂对BDE-15分子振动光谱峰强的增强效应主要发生在红外光谱的中低频区及拉曼光谱的高频区,其中起显著增强(红外/拉曼效应指标值分别大于6与5)的溶剂为醇类、乙腈、二甲亚砜、硝基苯;不同极性溶剂对BDE-15拉曼峰强溶剂化效应及综合效应指标值均表现出随溶剂介电常数增长由线性到对数的增长趋势,而红外峰强只保留低介电常数溶剂时的线性关系。利用上述BDE-15分子振动光谱峰强增强方法对BDE-153,BDE-154和BDE-209进行验证,醇类、乙腈、二甲亚砜、硝基苯对三者的振动光谱红外/拉曼峰强的效应指标值分别大于6与5,且最大峰强增倍数皆大于33,说明所建BDE-15分子振动光谱增强特征振动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基于分子振动光谱的PBDEs同系物间辨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