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04篇 |
免费 | 1593篇 |
国内免费 | 811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4692篇 |
晶体学 | 114篇 |
力学 | 757篇 |
综合类 | 472篇 |
数学 | 1522篇 |
物理学 | 35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339篇 |
2022年 | 394篇 |
2021年 | 403篇 |
2020年 | 344篇 |
2019年 | 357篇 |
2018年 | 230篇 |
2017年 | 329篇 |
2016年 | 392篇 |
2015年 | 440篇 |
2014年 | 863篇 |
2013年 | 760篇 |
2012年 | 655篇 |
2011年 | 742篇 |
2010年 | 749篇 |
2009年 | 844篇 |
2008年 | 1096篇 |
2007年 | 918篇 |
2006年 | 976篇 |
2005年 | 1017篇 |
2004年 | 951篇 |
2003年 | 957篇 |
2002年 | 837篇 |
2001年 | 820篇 |
2000年 | 575篇 |
1999年 | 543篇 |
1998年 | 549篇 |
1997年 | 576篇 |
1996年 | 522篇 |
1995年 | 484篇 |
1994年 | 424篇 |
1993年 | 340篇 |
1992年 | 329篇 |
1991年 | 333篇 |
1990年 | 274篇 |
1989年 | 277篇 |
1988年 | 133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毛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30(6)
本文计算了甲基(-CH3),羟基(-OH)对1-丁氮烯和2-丁氮烯的取代基效应。当1-丁氮烯引入取代基后,N=N双键的键长变短,而N-N单键的键长增长。异构体2-丁氮烯的键长变化较小。当引入甲基或羟基后,N原子的孤对电子会与相应的N-C(N-O)键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整个分子的超共轭作用增强。随着取代基数目的增多,总能量和生成热就会降低,取代基数目与分子能量(生成热)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2.
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Mn2CoMxGa1-x 和Mn2CoMxAl1-x (M=Cr, Fe, Co)掺杂系列合金样品. 研究发现, 在共价作用的影响下, Fe和Co原子占A位, 使被取代的MnA (-2.1 μB)变成MnD (3.2 μB), 在最近邻的强交换作用下亚铁磁基体中形成了MnB-CoC-MnD局域铁磁性结构, 使分子磁矩的增量最高可达6.18 μB. Fe, Co 掺杂后建立同样的局域铁磁结构, 居里温度的变化趋势却不同. 实验观察到Mn2Co1+xAl1-x中掺杂容忍度高达x=0.64, 远高于在Mn2CoGa中(x=0.36)的结果; 以及随着Al的减少, 合金由B2有序向A2混乱转变等现象, 为共价作用对合金结构稳定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磁测量中发现Cr掺杂后磁矩增量高达3.65 μB以及居里温度快速上升的反常现象, 意味着对占位规则的违背. 相似文献
83.
陈建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30(6)
抑制p53-MDM2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途径.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M-PBSA(molecular mechanics-Possion-Boltzmann surface area)方法研究了肽类抑制剂P4与MDM2的结合模式. 研究表明P4与MDMD2疏水性裂缝的范德华作用是抑制剂结合的主导力量。采用丙氨酸变异计算研究了P4与MDM2的作用热区. 结果表明残基Lys51, Leu54, Leu57, Ile61, Met62, Tyr67, Gln72, His73, Val93, His96和Ile99的丙氨酸变异导致了范德华作用的降低, 而对极性相互作用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同时也证明这些残基处于P4与MDM2作用表面的热区, 对抑制剂的结合有重要贡献, 这能为抗癌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丙氨酸变异; MM-PBSA; p53-MDM2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86.
利用低速(V≈0.01 VBohr)高电荷态Krq+ (q=8, 10, 13, 15, 17)离子轰击金属Al表面, 获得了碰撞过程产生的300–600 nm的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 低能大流强(μA/cm2量级)离子束入射金属表面, 可产生溅射原子、离子和入射离子中性化后发射的可见光. 随着入射离子势能(电荷态)增加, 碰撞过程中发射谱线的强度增强. 与激发态3d能级相比, 较高的势能可以有效地激发Al原子的电子到较高4s能级.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可见光发射
离子与表面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89.
运用EAM(embed atom method)作用势,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Al熔体的偶分布函数与黏度数值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偶分布函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对模拟所得到的黏度数据编程实现黏度的Arrhenius公式拟合,得到激活能E.并利用模拟所得到的黏度值及激活能对Lennard-Jones(L-J)作用势进行修正,获得黏度与偶分布函数及原子间相互作用势之间的关系式,两条黏度拟合曲线与分子动力模拟结果符合得比较好,说明拟合程序的编写是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对L-J作用势的修正.该研究为金属及合金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L-J作用势修正
Al熔体
结构与黏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对70 GHz二次谐波倍频回旋速调管高频结构和电子与波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TE02模腔体绕射品质因数及模式转化,解决了二次谐波倍频回旋速调管漂移段不能截止70 GHz的TE01模而引起的腔体间高频串扰的问题。分析了注电流、输入功率、电子横纵速度比和电子注引导中心半径等参数对输出功率、增益和效率的影响。针对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工作频带窄、效率低,进行了高频结构优化设计,显著地展宽了工作频带,提高了互作用效率。在理论分析和高频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注-波互作用PIC(粒子模拟)模型,进行了粒子模拟计算和优化,得到了70 GHz 的二次谐波倍频四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设计方案。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70 kV,注电流13 A,电子注横向速度与纵向速度比为1.5时,中心频率69.81 GHz输出功率256 kW,带宽160 MHz,电子效率28%,饱和增益大于44 d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