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71篇 |
免费 | 4467篇 |
国内免费 | 1384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384篇 |
晶体学 | 429篇 |
力学 | 1324篇 |
综合类 | 960篇 |
数学 | 5554篇 |
物理学 | 96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533篇 |
2023年 | 754篇 |
2022年 | 947篇 |
2021年 | 995篇 |
2020年 | 972篇 |
2019年 | 874篇 |
2018年 | 584篇 |
2017年 | 884篇 |
2016年 | 999篇 |
2015年 | 1079篇 |
2014年 | 1956篇 |
2013年 | 1799篇 |
2012年 | 1750篇 |
2011年 | 1851篇 |
2010年 | 1828篇 |
2009年 | 1993篇 |
2008年 | 2038篇 |
2007年 | 1887篇 |
2006年 | 1930篇 |
2005年 | 1757篇 |
2004年 | 1782篇 |
2003年 | 1565篇 |
2002年 | 1485篇 |
2001年 | 1417篇 |
2000年 | 1155篇 |
1999年 | 1125篇 |
1998年 | 991篇 |
1997年 | 998篇 |
1996年 | 942篇 |
1995年 | 886篇 |
1994年 | 773篇 |
1993年 | 679篇 |
1992年 | 684篇 |
1991年 | 650篇 |
1990年 | 591篇 |
1989年 | 569篇 |
1988年 | 208篇 |
1987年 | 101篇 |
1986年 | 101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1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吸附与生物技术的耦合是实现燃料油品清洁生产的新发展方向, 提出了一种吸附剂生物再生循环使用的新耦合方法, 首先用吸附剂吸附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然后用微生物脱附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硫化物, 实现吸附剂再生. 利用Y型分子筛通过离子交换再用He保护自动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络合吸附剂吸附Cu(Ⅰ)-Y,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以选择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R-8为生物催化剂, 考察了细胞浓度、油相体积、水相/吸附剂比对吸附剂脱附率的影响. 加入油相可以大大提高DBT脱附量和生成2-HBP的量. 增加水相中脱硫菌R-8的浓度、增大水相/吸附剂比, 可以实现DBT脱附, 促进DBT转化为2-HBP. 在水相脱硫菌株R-8浓度为75 g·L-1、水相/吸附剂比为300 mL/g、油相/水相比1/3(V/V)的条件下, 脱附的DBT在6 h内转化率达到89%, 24 h内转化率为100%. 生成2-HBP的量主要由吸附剂吸附硫化物的量、水相中微生物细胞的浓度、油相/水相体积比、水相/吸附剂比决定. 吸附剂经过正辛烷洗涤、100℃下干燥24 h、He保护450℃还原活化3 h, 再生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新鲜吸附剂的95%. 相似文献
32.
33.
34.
以Sm2O3,HClO4,NaOH和α-K8SiW11O39·nH2O等为原料合成了组成为K3{[Sm(H2O)7]2Na[α-SiW11O39Sm(H2O)4]2}·14H2O的三维无限伸展结构稀土配合物,并经IR,UV光谱,ICP原子发射光谱,TG-DTA,循环伏安,变温磁化率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a=1.2462(3),b=1.2652(3),c=1.8420(4)nm,α=87.45(3),β=79.91(3),γ=82.57(3)°,Z=1,R1=0.0778,wR2=0.1610.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m3+(1)配离子镶嵌在[α-SiW11O39]8-的空缺位置形成[α-SiW11O39Sm(H2O)4]5-亚单元,两个[α-SiW11O39Sm(H2O)4]5-亚单元通过两个Sm(1)-O-W桥互相连接形成标题化合物的二聚体结构单元[α-SiW11O39Sm(H2O)4]210-,相邻的二聚体结构单元又通过两个Sm3+(2)配离子和一个Na+(1)离子桥连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K+(1)离子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又通过K+(2)离子构筑成新奇的三维无限伸展结构.TG-DTA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阴离子骨架分解温度为554℃.循环伏安行为测试表明,标题化合物阴离子在pH=3.1的水溶液中存在两步氧化还原过程.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110~300 K)时,标题化合物磁性遵循居里-外斯定律,在较低温度(2~110 K)时,存在较强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37.
本文合成了对伯胺响应性能好的联萘-20-冠-6和N,N′,N″-三甲基-1,7,13-三氮杂-4,10,16-三氧杂环十八烷等6种离子选择性载体。对应用这些载体研制伯胺药物选择性电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制成了美西律、多巴胺、间羟胺、色胺和脂肪族伯胺等多种伯胺选择性电极,并用于这些药物的分析测定。为解决缔合物型胺(铵)类电极对伯胺的响应性能差和常用冠醚作载体的伯胺电极受K~+,Na~+,NH_1~+离子和仲、叔胺及季铵严重干扰等问题,探索了新的途径。并用计算机数字模拟对电极的电位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8.
39.
ZhiQuanZHAO LiZengPENG YuLinLI 《中国化学快报》2005,16(3):290-292
The phenomenon of migration of the silyl groups from α-oxygen to β-oxygen in sodium aldol reaction wa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