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3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123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23篇 |
晶体学 | 10篇 |
力学 | 4篇 |
综合类 | 48篇 |
数学 | 2篇 |
物理学 | 1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常压下电化学催化羰化直接合成异氰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2 0多年来 ,异氰酸酯的非光气合成方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1] .采用 CO与硝基化合物羰化直接合成相应的异氰酸酯在理论上完全可行 [2 ] ,但由于异氰酸酯本身在所采用的高温、高压反应条件下很不稳定 ,实际产率很低 ,CO在醇存在下与硝基化合物催化还原羰化 [3 ,4 ] ,或与有机胺在氧气存在下催化氧化羰化 [5,6] 生成相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氨基甲酸酯 ,再将氨基甲酸酯通过高温热裂解生成异氰酸酯[7,8] .该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条件较苛刻 ,因此探索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直接合成异氰酸酯的途径是目前该领域中很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2.
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抗磁稀土配合物Ln(DTPA-BIN)(Ln=La,Y,Lu,Sc)的水溶液结构。^1H和^13C NMR谱的谱形特征表明,每一种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两种以上不对称的异构体,异构体之间的差别较小。并由Y^3 与Gd^3 离子半径的相似性推测出Gd(DTPA-BIN)的溶液结构。即DTPA-BIN分子提供8个配位点:3个骨架氮、3个乙羧基氧及2个酰胺氧,1个水分占据另一个配位点,从而与Gd^3 形成了九配位结构。溶液结构随中心金属离子半径不同而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3.
54.
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碱金属、铵离子和烷基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以氨磺酸作流动相分离测定了Li+ 、Na+ 、NH+ 4、K+ 、甲胺、乙胺和正丙胺等 7种物质 ,研究了氨磺酸流动相浓度对溶质保留值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流动相浓度的增大 ,溶质保留值减小 ;适宜的流动相浓度为 4 0mmol/L。以 4 0mmol/L氨磺酸为流动相测得上述 7种物质的检出限及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方法应用于自来水试样的分析 ,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5.
酪氨酸、脯氨酸和组氨酸的示波极谱连续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用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酪氨酸 ( Tyr)、脯氨酸 ( Pro)、组氨酸( His) 3种氨基酸的新方法。在 p H9.2硼酸缓冲溶液中 ,上述 3种氨基酸与镍发生配位反应 ,用示波极谱仪进行单扫描时 ,出现 3组灵敏度和分辨率均很高的二阶导数波谱 ,峰电位分别为 :Tyr - 1 .0 4 V,Pro - 1 .2 0 V,His - 1 .34V。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的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 2 .0× 1 0 -5~ 3.0× 1 0 -4 mol/L,3.2× 1 0 -6~ 2 .2× 1 0 -4 mol/L,4.0× 1 0 -5~ 2 .5× 1 0 -4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法已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芳香硝基物CO选择还原—环境友好芳胺合成新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羰基、氯、氰基和双键的芳胺类化合物是染料、颜料、医药和农药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1].然而,它们难以从相应的芳香硝基物与金属氢化物试剂的催化加氢直接制得,因为在这些还原条件下,羰基、氯、氰基和双键也能发生还原反应[2] .目前,工业上通常还只能用经典的铁粉还原法或硫化碱还原法生产这些芳胺衍生物,但用铁粉还原法,产生的大量铁泥严重污染环境;硫化碱还原法,则存在合成路线复杂、成本高、收率低和废液量大等不足之处[3] .近年来,一种以CO为还原剂还原芳香硝基物的反应,以其对硝基的高选择性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因而有望成为合成含有羰基、氯和氰基的芳香胺类衍生物的一条环境友好新途径[4].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