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200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 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Pt-Au-CS-SiO2-Lac/GC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电催化在8×10-7 ~ 1×10-4 mol·L-1浓度范围,其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9993,检出限7.9×10-8 mol·L-1,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2.
合成了4种邻苯二酚偶氮苯衍生物,利用邻二酚与糖中邻羟基相似的结构特点,以苯硼酸为中介利用竞争结合作用建立糖的识别方法。为模拟生物体中性环境,在pH7.4 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以邻苯二酚偶氮苯衍生物为指示剂,与苯硼酸组成二组分体系,糖与指示剂竞争结合苯硼酸使指示剂游  相似文献   
123.
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OP和乙醇存在下,Cu(Ⅱ)和邻苯二酚此与罗丹明6G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60nm,表同摩尔吸光系数ε=5.1×10^4Lmol^-1·cm^-1。Cu(Ⅱ)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似方法用于茶叶和面粉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4.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邻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硫酸介质中,Cu(Ⅱ)能催化H2O2氧化偶氮胂(Ⅰ)的褪色反应,但加入邻苯二酚后,邻苯二酚能灵敏地阻抑该氧化褪色反应。作者研究了该阻抑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邻苯二酚的方法。该法的测定范围为0.0~200ng/L,检出限为90.7ng/L。用于实验样品中邻苯二酚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5.
邻苯二酚合W、Mo手性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铂与反铂为同分异构体,顺铂cis-(NH3)2PtCl2已是卓有疗效的广谱抗癌新药,但反铂至今尚未显示出对某种癌症的治疗特效,可见立体异构对抗癌活性的影响[1].80年代中期,Barton提出八面体手性金属配合物Ru(Phen)2+3对DNA有分子识别,于是开始了手性金属配合物RuL2L'2等的合成、对DNA的切割以及抗癌活性的研究[2].......  相似文献   
126.
微波法合成邻异丁烯氧基苯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军  庞军  曹国英  奚祖威 《合成化学》2000,8(4):321-325
对在微波催化条件下邻苯二酚和氯代异丁烯单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不同碱、相转化剂、溶剂、微波功能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邻异丁烯氧基苯酚的收率由常规方法的54%提高到68%,反应速率是常规方法的120倍。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在两个合成分子筛的体系SiO2-NaOH-EG-R和SiO2-TPABr-NaOH-H2O-R(R:邻苯二酚,EG;乙二醇)中加入邻苯二酚获得了具有较大尺寸和完善形貌的分子筛单昌。^29Si NMR,IR和UV-Vis光谱表明,在反应混和物中有硅-邻苯二酚螯全物生成,这种硅的螯合物在形成分子筛大单昌过程中起到了缓释硅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邻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恒电位沉积方法将HAuCl4直接还原成纳米金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邻苯二酚具有电催化氧化作用的纳米金修饰电极。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发生一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5)中,当邻苯二酚的浓度为3.0×10-3mol.L-1时,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其Epa负位移了170 mV,Epc正位移了50 mV,ΔE下降为60 mV,且峰电流显著增大,氧化峰电流与邻苯二酚浓度在5.0×10-6~4.2×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6,检出限(3σ)为5.0×10-7mol.L-1。在浓度为5.0×10-4mol.L-1测得RSD(n=10)为2.9%,回收率在98.0%~101.0%之间。  相似文献   
129.
含吡啶硫醚有机分子功能化的微/纳米硅胶粒子利用表面有机分子分别与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发生配位作用, 制得两种功能化材料, 即FeC@L-NSiG和FeS@L-NSiG。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材料表面Fe(Ⅱ)可能的配位化学性质以及其催化双氧水氧化降解邻苯二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了探究两种材料表面上亚铁中心的配位化学性质, 合成了类似于功能化微/纳米硅胶表面上的有机官能团(吡啶硫醚)的含“NS”杂原子的配体L, 即2-((乙基硫代)甲基)吡啶。配体L与FeCl2反应后得到配合物[Fe(L)2Cl2],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并将该配合物作为对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S@L-NSiG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效果, 几乎是FeC@L-NSiG的两倍。与材料FeC@L-NSiG相比, FeS@L-NSiG的催化效率上升是由于其表面上Fe(Ⅱ)中心含有更多的易离去配体(溶剂分子或水分子), 从而使底物更容易接近金属中心。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CAT)、间苯二酚(RE)和对苯二酚(HQ)在0.5 mol/L硫酸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CAT、RE 和HQ共存体系的伏安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在pH=0的硫酸水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 mV/s,循环伏安法扫描电位在0~1.2 V(vs.Ag/Cl)时,分离效果明显。 本文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了CAT、RE和HQ的混合物,检出限依次为3.9×10-6、3.9×10-6和7.8×10-6 mol/L。 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测定,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