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20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通过镀膜/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钴氢氧化物膜修饰的玻碳电极。该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CA)和对苯二酚(HQ)具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酸度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电化学响应的影响,选用0.1 mol/LPBS(pH 10.0)作为支持电解质。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进行选择性检测,当两者浓度同时改变时,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6~100μ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2×10–7,5×10–7mol/L(S/N=3)。钴氢氧化物膜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将此修饰电极应用于模拟水样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测定,回收率为95.4%~100.4%。  相似文献   
112.
新型聚邻苯二酚/铂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醛电化学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邻苯二酚/铂复合膜(Pt/polymer/GC)修饰电极对甲醛的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甲醛在Pt/polymer/GC电极上的氧化过程是一表面控制过程。电解质体系对甲醛的催化氧化有明显影响:在0.5mol/L硫酸中,甲醛主要发生第一步氧化生成甲酸的反应。甲醛的第一氧化峰电流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呈线性关系,可用于甲醛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3.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分散碳纳米管(CNTs),通过层层组装(LBL)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和CNTs构筑PDDA/CNTs多层膜电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PDDA/CNTs多层膜的组装过程进行监测,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同时存在时PDDA/CNTs多层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分离作用,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无需经过分离即可同时被检出.在修饰电极上的线性范围如下:邻苯二酚为2.0×10-6~1.4×10-4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91;对苯二酚为2.0×10-6~1.4×10-4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87.  相似文献   
114.
合成了 4 (6 甲氧基 8 喹啉偶氮 ) 邻苯二酚 (MQAPC)。产品通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核磁共振鉴定。用光度法测定了MQPAC的酸离解常数 ,pKa1=- 8.2 0、pKa2 =- 2 .98、pKa3=- 0 .35、pKa4 =10 .4 6、pKa5=13.17。MQAPC在碱性溶液中 ,与Ni(Ⅱ )形成配合物 ,λmax=5 85nm ,Δλ =113nm。在 0 .2~ 1.8μg·ml- 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了人发及血清中的微量Ni(Ⅱ )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5.
通过硼酸邻苯二酚酯键将抗癌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连接到两亲型梳状聚衣康酸接枝共聚物(PIA-PEG-DDA-DPA)上,制备pH敏感型载药聚合物PIA-PEG-DDA-DPA-BTZ.通过核磁共振(NMR)表征了该聚合物的结构.DLS和AFM测试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流体力学直径较小约为25~38 nm;芘荧光法测定表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54×10-3mg/mL.利用硼替佐米位于310 nm处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分别在模拟生理pH值(7.4)及溶酶体和内涵体pH值(5.0)的条件下,研究聚合物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该体系在生理pH环境下基本无释药行为,在溶酶体和内涵体pH环境下,BTZ的累计释放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Q=61.65866-62.13481e-0.32544t.相关的细胞实验表明,该种载药聚合物体系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接近硼替佐米纯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含吡啶硫醚有机分子功能化的微/纳米硅胶粒子利用表面有机分子分别与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发生配位作用,制得两种功能化材料,即FeC@L-NSiG和FeS@L-NSiG。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材料表面Fe(Ⅱ)可能的配位化学性质以及其催化双氧水氧化降解邻苯二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了探究两种材料表面上亚铁中心的配位化学性质,合成了类似于功能化微/纳米硅胶表面上的有机官能团(吡啶硫醚)的含"NS"杂原子的配体L,即2-((乙基硫代)甲基)吡啶。配体L与FeCl2反应后得到配合物[Fe(L)2Cl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并将该配合物作为对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S@L-NSiG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效果,几乎是FeC@L-NSiG的两倍。与材料FeC@L-NSiG相比,FeS@L-NSiG的催化效率上升是由于其表面上Fe(Ⅱ)中心含有更多的易离去配体(溶剂分子或水分子),从而使底物更容易接近金属中心。  相似文献   
117.
利用还原法制得金纳米球(Au NPs),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 QDs)杂化后,再以壳聚糖胶黏剂并通过静电作用使Ru(bpy)3^2+负载于其表面形成复合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器。研究发现,与单一材料相比,Au NPs和NG QDs杂化复合材料作为载体显著提高了发光试剂Ru(bpy)3^2+的ECL信号。根据环境污染物邻苯二酚对该修饰电极ECL信号较强的阻抑作用,建立了测定领苯二酚的新体系。结果表明,Au NPs/NG QDs/Ru(bpy)3^2+修饰电极的ECL信号变化值与邻苯二酚的浓度负对数在5.0 nmol/L^10μ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 nmol/L(r=0.9992)。对5.0μmol/L的邻苯二酚进行1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6%,常见的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表明该方法的选择性较好。采用该修饰电极成功测定了河水中的邻苯二酚含量。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采用一步沉积的方法,通过邻苯二酚(CCh)与聚乙烯亚胺(PEI)交联共沉积的方式对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了新型的可吸附Cd~(2+)的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聚丙烯非织造布改性前后的形态及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反应时间、初始浓度、p H值等因素对其吸附Cd~(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Ch-PEI的质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12h时,改性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N元素和O元素的含量达到最大,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最大吸附量达到57mg/g,在进行6次的脱附-吸附后,改性后的聚丙烯非织造布对Cd~(2+)仍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19.
铈—邻苯二酚衍生物配合物的氧化显色反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苯二酚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连苯三酚、3,4-二羟基苯甲酸及3,4-5-三羟基苯甲酸等系列邻苯二酚衍生物笔Ce^3+生成紫红色配合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显色反应是因Ce^3+配合物被氧化成了Ce^4+配合物;提出了Ce^3|与这类试剂氧化显色反应的机理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锡与邻苯二酚紫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铜合金中锡含量的分析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作用下,锡与邻苯二酚紫能形成一种蓝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波长66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锡的含量在2—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快速准确,应用于铜合金中锡的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