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553篇
化学   4453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93篇
数学   136篇
物理学   44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The Cu-Mo/ZSM-5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Mo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Mo/ZSM-5 is a very effective catalyst for NOx catalytic reduction with ammonia, especially when Cu/Mo molar ratio is about 1.5. It not only exhibited the extremel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but also showed good stability for 02. The bulk phase structure of Cu-Mo/ZSM-5 catalysts was determined by XRD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 maximum dispersion for Cu species when Cu/Mo molar ratio is 1.5, a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u and Mo along with HZSM-5 may be present in Cu-Mo/ZSM-5, which may possibly result in a special structure favorable for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over Cu-Mo/ZSM-5 catalyst.  相似文献   
62.
采用两种不同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e0.67Zr0.33O0.2固溶体,并通过XRD,BET,TPR等手段考察了样品的相结构,比表面及还原特性.结果表明,在180℃,12 h的水热条件下,以共沉淀产物为前驱体所制得的Ce0.67Zr0.33O0.2固溶体比表面积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分离;以凝胶产物为前驱体制得的Ce0.67Zr0.33O0.2固溶体结构更完整,具有良好的还原特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
褚衍来  李树本 《分子催化》1996,10(5):328-332
使用TPR和H2-TPD技术对镍铝系催化剂的还原和氢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催化性能相关联。结果发现,镍铝系催化剂的氢脱附能力与其催化性能之间有一定联系,脱附氢能力越强,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就越好,但催化性能与还原性能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芳香醛和酮的锆氢化反应及水解产物进行了研究。产物经NMR证明为相应的醇。并以苯甲醛为代表,初步探讨了锆氢化反应的过程。还研究了含有其他官能团的苯甲醛对锆氢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含有较大取代基酮类的锆氢化反应。  相似文献   
65.
用CALPHAD技术优化计算了稀土卤化物熔盐TbCl3-ACl(A=Li,Na,K,Rb,Cs)五个二元系相图以及其热力学性质。优化采用了短程有序-扩展似化学模型,得到了热力学性质和相图自洽一致的结果,并与相应的实验相图进行了比较,对其中差异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和修正。讨论了热力学优化结果,并探讨了过剩热力学性质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66.
67.
本工作以一氯一氢二茂锆为还原试剂,对苯甲酸苯乙酯和苯甲酸甲酯进行还原,对还原的条件及水解产物的分离鉴定进行了研究。并对同时含酯基与其它官能团的几种化合物进行了选择性还原,列出了官能团还原先后的顺序,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势电解法、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研究Na2SeO3提高锌锰合金电沉积电流效率的作用机理.证明在锌锰合金电沉积的条件下,Na2SeO3 阴极被还原为Se32-并吸附在阴极表面上,从而阻止了氢原子在阴极表面的吸附,因而减少了氢离子的阴极还原.拟定了Na2SeO3的反应和吸附机理,用交流阻抗法进一步证明了所拟机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NiCo2O4和MnO2与振动活性石墨复合后对氧阴极还原的催化作用。旋转盘-环电极的数据表明, 氧在该复合催化剂上的还原反应是一个包括异相催化分解的循环过程, 即氧主要在活性石墨上还原生成中间产物HO2^-, HO2^-又能在氧化物上催化分解, 产生的氧气重新在活性石墨上还原, 这样循环的最终结果生成了OH^-。氧化物分解HO2^-的速率越快, 则氧还原的总电子数越接近于4。  相似文献   
70.
手性氨基醇催化的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天然D-樟脑的衍生物为原料, 合成了两个新型龙脑基氨基醇配体, 研究了它们与硼烷原位制备成手性噁唑硼烷后, 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前手性芳酮中的性能, 得到的手性仲醇的对映体过量(ee)值最高可达96%,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因素对苯乙酮的不对称氢化还原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