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化学   42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物理学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通过PM3方法研究氯自由基与吡啶分子加成反应的结果表明,生成不同产物2-氯吡啶、3-氯吡啶、4-氯吡啶的每一个反应通道都存在两个过渡态,生成2-氯吡啶反应路径主过渡态的能量及活化能最低,分别为-110293.6和139.2kJ/mol,反应优先生成2-氯吡啶,与实验结果一致.生成2-氰吡啶反应过程(IRC)相关的键长、键级和原子净电荷变化表明,吡啶环反应部位C原子与Cl加成形成C-Cl键主要与共轭双键断裂同步,而C-H键的断裂主要与共轭双键的重新形成同步.反应进程中氯原子净电荷从增加到减少的变化是氯原子诱导效应吸引电子和p-π共轭电荷平均分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2.
用变分过渡态理论研究H和Si2H6反应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研究了氢和乙硅烷的反应. 该反应包含着2种类型的反应通道:抽提反应和取代反应; 对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抽提反应是主要反应通道; 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加小曲率隧道效应对该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比较该反应与氢和硅烷的反应, 结果表明乙硅烷中Si-H键的反应活性比硅烷中Si-H键的活性高.  相似文献   
503.
冀永强  冯文林  徐振峰  雷鸣  郝茂荣 《化学学报》2001,59(12):2099-2104
采用DFT(B3LYP)方法,分别在6-311g(d,p),6-311++g(d,p)和自洽相关基组cc-pVIZ水平上优化了基态硝基甲烷和自由基H,OH,CH3,CH2[^3B1]以及O[^3P]等发生吸氢反应时的过渡态结构,并计算了反应的位垒。研究表明,对同一反应,不同基组下优化得到的过渡态几何结构基本一致;反应位垒数值的大小也基本接近,经校正,硝基甲烷同自由基反应位垒的理论计算值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04.
O(3P)+O2H→OH+O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O(3P)与O2H反应生成羟基和氧分子的反应机理. 在PW91/6-31+G水平上用梯度解析技术全自由度优化上述反应物、产物和反应路径上的中间体及过渡态几何构型, 并通过频率振动分析加以确认, 计算IRC反应路径及中间体异构化过程, 确定了此反应的可能反应通道. 结果表明: 该反应是多通道多步骤的强放热反应. 首先形成顺式或反式O3H富能中间体, 此过程无能垒; 然后跨过一个能垒分解成产物OH和O2. 通道IM1→TS1比IM2→TS2克服的能垒要大, 反应放热372.822 kJ*mol-1. IM1TS3IM2 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50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下,计算研究了反应Cl+HBr→HCl+Br和Cl+HBr→BrCl+H的机理,求得的各过渡态均通过振动分析加以确认.运用求得的反应活化能,以及不同温度下过渡态和反应络合物的配分函数,借助绝对反应速率理论求得50~1500K的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506.
采用MP2(FC)/6-311++G(d,p)对磷叶立德和类磷叶立德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优化了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采用内禀反应坐标法进行追踪.侧重从量子拓扑学的角度,对反应过程中各点进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和化学键的变化规律.上述两个反应都经历三员环过渡态,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  相似文献   
507.
在CC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CH3NO的异构体及各异构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 包括CH3NO共找到了23种异构体, 这23种异构体间通过24个过渡态相互转化. 用振动频率分析证实了过渡态的真实性, 内禀反应坐标跟踪(IRC)计算验证了过渡态与各异构体的连接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在CH3NO的各种异构体中, 分子骨架中存在N—C—O结构是最稳定的, 而C—O—N, C—N—O结构能量最高, 不稳定. 异构体间的异构化反应主要通过化学键的旋转, H迁移, C, N, O骨架的重组及包含上述两种机理的混合型机理等4种方式完成.  相似文献   
508.
对比了人教版、苏教版以及鲁科版对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有关论述。介绍了IUPAC(1996)推荐的活化能的定义,强调了为什么仅有基元反应活化能才有准确的解释(即Tolman的统计观点),最后提出了在高中阶段如何讲授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09.
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理论水平上,全自由度优化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两种反应途径(Path A:分子内质子迁移;Path B:水助质子迁移)质子迁移的各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得其气相和水相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将PCM(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计算.在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的N1-H形式比N2-H形式稳定.进一步研究3-(CHO/COF)-吲唑质子迁移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及过渡态的分子几何构型影响不大,但是不同构象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质子迁移的热力学参数有较大影响;溶剂化效应和氢键的形成对质子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影响;Path B所需的活化能较低,约为Path A途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510.
本文应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DFT)方法,使用DMol3计算程序,对NO在Rh(100)和Rh(111)面上的吸附与分解进行量化计算,力图解决NO在Rh(100)和Rh(111)面上的优选吸附位、直接分解的过渡态和活化能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