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17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电纺聚乙烯醇超细纤维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电纺制备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膜,以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研究超细纤维膜的结晶行为,并测定了PVA超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PVA超细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84±26)nm,超细纤维中PVA的结晶度和晶体有序程度较浇铸膜低.超细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均较浇铸膜差,吸水率在300%以上,高于浇铸膜.  相似文献   
72.
Conductive microfibers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ca. 1.0 mm were prepar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aniline, in which poly(vinylchloride-acrylonitrile)(PVC-AN) was used as the filament-material in electrospinning to form precursor microfibers and carry the aniline monomers.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ANi was successfully polymerized in the microfibers. The morphology of the PVC-AN-PANi microfiber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Result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dicated that the polymer composite of PVC-AN-PANi formed via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lthough the conductivity of PVC-AN-PANi microfibers was still limited(2.2 fi 10à8S/cm), this method provided an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approach for preparing highly uniform and soft microfibrous electrodes.  相似文献   
73.
超细氧化锌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草酸为沉淀剂,采用相沉淀法工艺制备超细氧化锌粉料。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制得的超细氧化锌粉料经组分分析,结构分析表明,粒径、纯度、比表面积晶型均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4.
静电纺制备纳米孔结构聚乳酸(PLLA)超细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孔径为40~150 nm的PLLA纳米孔结构超细纤维,纳米孔不仅分布在纤维表面,而且存在于纤维内部.通过扫面电镜观察了纤维表面形貌.探讨了混合溶剂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的比例、PLLA浓度、电场强度对PLLA纤维纳米孔大小、分布密度、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LLA溶液性质和纺丝参数,PLLA纤维的表面形貌可以在3种状态即光滑无孔、疏浅凹坑、密集深孔之间可控.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比例为1∶4,PLLA浓度9%,电场强度1 kV/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30℃和52%,静电纺丝所得PLLA超细纤维表面孔洞直径为150 nm,孔洞分布密集.纳米孔PLLA纤维形成的主要机理是由于静电纺丝过程中溶剂的快速挥发引起纤维表面温度急剧降低导致热致相分离而产生多孔结构.PLLA纤维膜的疏水性与纤维表面孔洞结构密切相关,纤维膜接触角最高可达146.6°.由于PLLA纤维的多孔结构,这种高疏水性的PLLA纤维膜能够快速、大量地吸油,90 s内吸收柴油达到90 g/g,25 min内可以达到145 g/g.  相似文献   
75.
超细CeO2粉体的制备及其担载Pd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  任杰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2001,29(Z1):150-153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粒径为10nm~15nm、均匀分散的CeO2超细粒子粉体,其担载Pd催化剂比工业CeO2颗粒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甲醇低温裂解活性.通过BET、XRD、HRTEM、TPR以及CO-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和载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d在高比表面积的超细CeO2载体上高度分散,其还原度明显增大,但由于产生了较强的Pd-CeO2相互作用,阻碍了超细CeO2中氧物种的还原,并且产生了较多的甲醇裂解活性位.  相似文献   
76.
超细碳酸钙填充聚氯乙烯糊触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细碳酸钙填充聚氯乙烯糊触变性能研究陈飞跃,许勇,胡黎明(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超细碳酸钙,触变性,聚氯乙烯糊,表面改性,屈服应力触变性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参数和性能指标,例如,汽车底漆用聚氯乙烯糊就要求有良好的触变性...  相似文献   
77.
负载型钼系催化剂广泛用于加氢脱硫、抗硫甲烷化及部分氧化等,其加氢脱硫活性与低温氧的表面吸附量成正比,活性组分受载体性质的影响。超细粒子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催化材料,由于其表面及体积效应,导致其特殊的表面吸附性能。以超临界法合成NiO/Al_2O_3、Fe_2O_3/SiO_2等超细催化剂已有报道,但该法对MoO_3/Al_2O_3的合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MoO_3/Al_2O_3超临界法合成超细粒子催化剂,根据超细催化剂分散性与粒径的关系选择了活性与钼表面分散性有依赖关系的临氢重整反应为探针,研究了超细MoO_3/Al_2O_3催化剂的性质。  相似文献   
78.
Mo/ZrO2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了一系列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的Mo/ZrO2催化剂.采用催化剂性能评价、BET比表面积测定、XRD、共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H2-TPR和XPS等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Mo担载量催化剂的性能及其结构和性质.实验结果表明:Mo/ZrO2催化剂具有催化选择氧化甲烷制甲醛的性能,且对甲醛有较高的选择性.在所考察的范围内,随着催化剂Mo担载量的增加,甲烷的转化率增加,甲醛的选择性增加,甲醛的比活性增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甲烷的转化率增加,甲醛的选择性降低,甲醛比活性升高.Mo/ZrO2催化剂中主要含有ZrO2和Zr(MoO4)2.催化剂的性能和性质与催化剂中Zr(MoO4)2的性质密切相关.随着Mo担载量的增加,Zr(MoO4)2晶粒尺寸增大,并且其含量增加;ZrO2晶粒尺寸基本不变.Zr(MoO4)2晶粒尺寸增大和含量增加导致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使甲烷选择氧化生成甲醛的钼氧物种增多,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升高和表面Mo的配位不饱和程度降低.从而使得Mo含量较高的催化剂(12%Mo/ZrO2)具有较高的甲烷选择氧化生成甲醛的活性.  相似文献   
79.
乙烷部分氧化超细Fe-Mo-O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Mo-O催化剂,用XRD、TEM、BET、IR、TPR、TPD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催化剂晶体结构、表面构造、晶格氧活泼性、化学吸附和乙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Fe-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是由超细微粒组成,微粒粒径约10 nm~20 nm,比表面积为48.1 m2/g。催化剂表面由Lewis碱位(Mo=O键的端氧和Fe-O-Mo键中的桥氧)及Lewis酸位构成。乙烷能以甲基中的H原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Lewis碱位Mo=O的端氧上形成分子吸附态,其部分氧化产物主要是C2H4和少量的CH3CHO。  相似文献   
80.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时将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结合为壁后注浆技术, 对注浆材料的初凝时间、抗压强度、收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本文制备了由超细水泥、水玻璃、增黏剂、减水剂和絮凝剂等配制成的新型注浆材料, 通过试验获得其凝结时间、收缩、抗压(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并与相同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 推荐了优化配合比. 结果表明: 相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双液浆, 新型双液注浆材料的初凝时间短, 固结收缩率小, 抗压强度高, 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注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