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2篇
  免费   1614篇
  国内免费   4176篇
化学   6251篇
晶体学   183篇
力学   367篇
综合类   208篇
数学   534篇
物理学   404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18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跨膜Ca~(2+)梯度对重组腺苷酸环化酶活力及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分离并部分纯化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亚基(ACc)重组于具有或不具有跨膜Ca~(2+)梯度的大豆磷脂脂质体上.酶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酶活性中心一侧Ca~(2+)浓度低于另一侧(500倍)的脂酶体(类似生理条件)酶活性最高;在Ca~(2+)浓度梯度相反的情况下酶活性最低.外加Ca~(2+)载体A23187消除脂酶体两侧的Ca~(2+)梯度可导致前者酶活力降低而后者酶活力升高.不具有Ca~(2+)浓度梯度的脂酶体酶活性介于上述两种脂酶体之间. 蛋白内源荧光及KI对其淬灭效率的测试结果均反映上述几种脂酶体中ACc构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采用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且简便易行的聚氯乙烯(PVC)膜固相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汞含量。此方法基于Hg2+与Br-生成络阴离子HgBr-3,再与碱性染料罗丹明B(RB+)大阳离子形成有色缔合物(RB+·HgBr-3)。此缔合物被PVC膜吸附、富集后,于560nm波长下测定膜的吸光度。此方法线性范围为0.05~1.0μg·ml-1,检出限为0.01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03.
三种模拟生物膜作为味觉传感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液膜,双层脂质膜,醋酸纤维膜三种味觉传感器的传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建立测定味觉反应的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4.
Schiff碱水杨醛苯甲酰腙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伊恒  吕玉卫 《光谱实验室》2004,21(5):999-1004
研究了 Schiff碱水杨醛苯甲酰腙 (简称 SBH)晶体在 DMSO及其 DMSO- H2 O的混合溶剂中的红外光谱 ,通过 SBH氘代前后的 IR对比发现 ,羟基氢质子与混合溶剂 DMSO- H2 O(3∶ 1 ,V/ V)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向溶有 SBH的 75 % DMSO- 2 5 % H2 O的溶液滴加 KOH发现 ,SBH分子上的 C O羰基基团先与 KOH作用 ,其后与 O H 羟基基团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微孔膜(PP,PP/PE/PP)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且具备自关闭功能,已被广泛用作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但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能低,难与塑料电极真正复合为一体,不能直接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此在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涂敷一层具有黏结性质的过渡薄膜,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有助于提高机械强度和将电极粘结起来的黏结力。聚合物复合膜是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复合膜,由两外层膜及中间膜组成。正丁醇不溶胀PVDF—HFP,可以丁醇为介质来测量复合膜的吸液率,该数据可作为膜孔率高低的判据,也可用于粗略判断膜电导率高低。  相似文献   
106.
分析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在a-SiTFT-LCD中的开关特性,讨论这种开关结构中的主要功能膜材料尺寸与性能参量、光刻制备工艺,存储电容以及栅脉冲延迟效应等对a-SiTFT-LCD的通断电流比,信号响应与保持特性,图像亮度与对比度等光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戴闻 《物理》2005,34(7):543-543
在磁电子学领域,自旋极化输运与分子器件的结合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最近,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Pasupathy等,采用纳米加工技术,将单个C60分子吸附在一对Ni电极之间,构成了“铁磁电极-C60量子点”器件.量子点的Kondo效应和铁磁性交换耦合,原本是相互排斥的,在Pasupathy的实验中,两者被首次结合在一个器件中并加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器件的质量能够保证两种效应之间的竞争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电泳技术制备YBCO高温超导厚膜的实验方法和YBCO高温超导厚膜的电学性质测量 ,讨论了在学生小型科研实验或设计实验中开展此实验的学时安排、注意事项和实验内容的扩展 .  相似文献   
109.
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Cu体积分数分别为 10 % ,15 % ,2 0 %和 3 0 %的Cu MgF2 复合金属陶瓷薄膜 .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变温四引线技术对薄膜的微结构、组分及电导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微结构分析表明 :制备的Cu MgF2 复合薄膜由fcc Cu晶态纳米微粒镶嵌于主要为非晶态的MgF2 陶瓷基体中构成 ,Cu晶粒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组分增加从 11 9nm增至 17 8nm .5 0— 3 0 0K温度范围内的电导测试结果表明 :当Cu体积分数qM 由 15 %增加到 2 0 %时 ,Cu MgF2 复合薄膜的电阻减小了 8个量级 ,得出制备的复合薄膜渗透阈qCM 应处于 15 %和 2 0 %之间 .qM 在 10 %和 15 %之间的薄膜呈介质导电状态 ,而在 2 0 %和 3 0 %之间的薄膜则呈金属导电状态 .从理论上讨论了复合薄膜中杂质电导和本征电导的激活能及其对电导的贡献 ,并讨论了Cu MgF2 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的渗透阈 ,得到了和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πNN过程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齐  刘春秀 《中国物理 C》2003,27(2):138-141
指出在计算πNN过程对核子结构函数的贡献时,将反冲核子视为物理核子更为合理.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对质子中海夸克分布u和d不对称u(x)–d(x)等方面的贡献给出了详细的计算,与已有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π介子交换不是导致这一破坏以及影响核子结构函数的效应的惟一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