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7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34篇 |
晶体学 | 13篇 |
力学 | 98篇 |
综合类 | 25篇 |
数学 | 95篇 |
物理学 | 2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改性C18反相硅胶整体柱为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固相萃取介质材料, 构建不同功能单元的样品预处理微分析系统, 实现了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富集. 初步构建了单一改性硅胶微柱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 测试得到了改性硅胶整体柱对血清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平均富集倍数为77.2, RSD为12.35%. 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密度, 进而设计含膜复合式预处理芯片, 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单元对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富集效率的影响, 优化设计了外接式硅胶整体柱-亲和膜微芯片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 复合式的反相硅胶整体柱对血清中微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平均富集倍数提高到89.4, RSD为4.37%. 结果显示了该预处理单元在血清中痕量药物富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93.
红外碳硫分析仪所用瓷坩埚的重复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晨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3):209-209,211
美国Leco CS-344红外碳硫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等特点。由于生产中只要求分析试样中的碳,根据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特点,以及分析试样后的氧化渣有助熔的特效,进行了瓷坩埚重复使用的试验工作。通过试验,证明瓷坩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复使用5次之多,且可减少助溶剂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94.
在pH 4.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钼(Ⅵ)与钙镁试剂(CLG)生成的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良好的极谱吸附波,其波峰现于-0.66 V(vs.SCE)。在最佳条件下,在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值(I″p)与钼(Ⅵ)浓度在5.0×10-8~1.2×10-5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r=0.999 7)。此方法的检出限(n=8)为5.0×10-9mol.L-1钼(Ⅵ)。应用于两种豆类植物试样中钼的测定,结果的RSD值均小于5%,回收率在97.2%~102.0%之间。测定了钼(Ⅵ)与钙镁试剂之间的络合比,结果为[Mo(Ⅵ)∶R]为1∶2,对络合物所产生的极谱吸附波的电化学性质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5.
微波消解凯氏定氮法快速测定酱油中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凯氏定氮法测定酱油中全氮时样品的微波消解方法,进行了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及消解结果精密度试验,并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消解完全仪需20min,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7),回收率范围为96%~103%,经t检验,微波溶样法与国家标准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6.
采用回流冷凝技术,将电子电气产品中铝合金样品用稀盐酸加热溶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电子电气产品铝合金中铅、镉、铬和汞,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 8~0.019 mg.L-1,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92.3%~96.1%和0.16%~3.71%。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