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434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95篇
物理学   29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苯酚、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人体内苯、甲苯和二甲苯的代谢产物苯酚、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讨论了其保留机制和样品预处理技术.以ODS为固定相,甲醇-水-醋酸为流动相时可实现良好分离.方法回收率为97.3%,相对标准偏差为1.02%.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尿样分析,适用于临床与职业病防治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报道了0.0025mol·L ̄(-1)HCl-0.2mol·L ̄(-1)NH_(4)Cl底液中连续测定人发中铜、铅、镉、锌的微分电位溶出法。四元素峰电位分别为-0.20V,-0.46V,-0.67V,一1.02V(SCE),峰形好,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发样相对标准偏差≤4.3%,回收率为97.6%~104.6%。并对HNO_3-HClO_4和HNO_(3)H_(2)O_2消化发样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3.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应用于环境样品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来亚临界水萃取(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SCWE)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和一些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如微波辅助萃取)相比,SCWE可以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是一种绿色的样品预处理技术。SCWE在萃取能力、回收率、精密度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可靠性。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分离预富集某些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等)的特点(引述文献22篇)。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铀含量的方法。土壤样品称样0.200 0 g,用硝酸6.0 mL、盐酸2.0 mL、氢氟酸2.0 mL于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完全。选择波长为385.958 nm的谱线作为铀的分析线。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15 mg·L-1。方法用于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E)080173,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方法的回收率在92%~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1.0%。  相似文献   
45.
采用浸渍法制备系列Ru-La2O3/γ-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H2-TPR、CO-TPR、XPS、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La2O3的加入量、预处理方法对催化剂上CO选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10-170℃时Ru1La6/Al2O3催化剂上CO转化率达到99%以上,氧气利用率达55.7%以上.和Ru/Al2O3相比,Ru1La6/Al2O3催化剂在较低温度具有高活性,活性温度区间变宽.适量La2O3的加入促进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经氢气预处理的Ru1La6/Al2O3催化剂活性最佳,催化剂上Ru物种结合能降低,表面钌物种活性位增多,且表面晶格氧浓度增大,更有利于CO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快速分析水中硝基苯、对硝基苯、1,3一二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的新方法.将含有18μL氯苯(萃取荆)的0.25 mL丙酮(分散剂)作为萃取体系,快速注入到5.0 mL水溶液中.在4000r/min下离心2.0 min后,得到(10.0±0.5)μL沉积相(氯苯),取底部沉积相1.0μL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线性范围0.5~50μg/L(r2=0.9986~0.9994),检出限0.2~0.5μg/L,相对标准偏差4.2%~7.3%(n=5).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72.9%~89.6%.  相似文献   
47.
引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奎  关亚风 《色谱》2007,25(5):613-613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重复性对整个定量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重复性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采用色谱和色谱-质谱、色谱-光谱等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时更是如此。由于这些分析技术的重复误差都小于5%甚至更低,而样品前处理的重复误差往往在5%~15%之间,因此成为整个分析精度的控制因素。如何提高样品前处理技术的重复精度,使之接近甚至达到分析仪器的重复精度,是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的挑战之一。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富集倍数决定了分析检测的灵敏度或检测下限(LOD)。由于发达国家对食品、药物、日用品和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下限的标准值不断降低,因此检测灵敏度要比10年前的标准提高百倍。但是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已经接近极限,近10年来其只提高了几倍甚至没有改变。因此降低检测下限的任务都放在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技术上。如何少用样品并达到符合分析要求的富集倍数,即提高样品利用率是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的挑战之二。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性决定了其后分析检测的复杂程度并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选择性地富集目标类组分而排除机体干扰或其他类组分的干扰,能极大地简化后面的分离分析工作。另外,发达国家的新标准要求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同类组分要同时富集并同时分析才认为是有效的,而我国以往的标准一般是一个方法只针对1个或几个组分。所以,提高预处理方法的可控选择性是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的挑战之三。 综上所述,发展即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又实现低物质消耗、低成本、符合环保要求的新技术,以解决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分析问题是分析科学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为此,我们特邀请了几位在该领域或相关方面很有造诣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撰写了有关研究论文和评述性文章,以期促进如此重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我国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8.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原油和渣油样品,研究了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油和渣油中铁、镍和铜的方法。考察了最佳样品用量、酸用量、微波消解时间、消解压力、消解功率,确定了微波消解原油和渣油的最佳程序。此法样品损失少,酸用量少,降低了环境污染,所用时间缩短了3.5倍。测定结果与灰化法结果一致,铁、镍和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6%,1.4%和1.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甜高粱茎秆原料的贮藏、汁液液态发酵、茎秆直接粉碎固态发酵以及榨汁后剩余的秆渣预处理同步糖化发酵4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甜高粱茎秆生产燃料乙醇的瓶颈问题即原料的贮藏和秆渣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更经济合理的甜高粱茎秆生产燃料乙醇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0.
秸秆超(亚)临界水预处理与水解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岩  王洪涛  陆文静  李冬 《化学进展》2007,19(11):1832-1838
秸秆的资源化特别是乙醇化技术由于其技术可行性和产物高值化受到了广泛关注。预处理与水解是乙醇化的关键过程。目前针对秸秆的转化已经开展了多种化学或生物技术的研究,其中超(亚)临界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如更高的反应速率、不需催化剂、无产物抑制等。本文在总结秸秆传统预处理与水解技术的基础上,对秸秆超(亚)临界水预处理与水解的过程和机理,特别是超临界亚临界组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工艺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阐述了超临界亚临界组合技术首先在超临界水中打破纤维结构进行初级水解,再通过亚临界反应将初级水解产物低聚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的基本原理。最后对超(亚)临界技术在秸秆资源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