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46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77篇 |
综合类 | 22篇 |
数学 | 74篇 |
物理学 | 2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33.
40Cr材料动态起裂韧性KId()的实验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加载三点弯曲试样测试40Cr,材料动态起裂韧性KId()的试验方法。试样上的动态载荷历程由Hopkinson杆直接测得,并分别代入动态有限元程序及近似公式求得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历史;由贴在试样裂尖附近的应变片确定起裂时间,最终确定起裂时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即动态起裂韧性KId()。试验结果表明: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加载三点弯曲试样测试材料动态起裂韧性的方法是可行的,起裂时,动态有限元的位移法、应力法及近似公式法求得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比较吻合;在本文的载荷速率下,40Cr材料动态起裂韧性KId()与准静态裂韧性KId()相比,降低了约28%。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以聚四氟乙烯(PTEE)悬浮体为氟化剂,对悬浮体制样ETV-ICP-AES直接测定生物试样中不同挥发性元素钼、铜和镉的蒸发行为,影响因素及分析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规律性。在选定实验条件下,本法测定Mo,Cu和Cd的检出限分别为0.43、4.2和141ng/mL,RSD分别为3.8%、4.2%和2.2%。提出的方法已应用于CRM281生物标样分析,结果与参考值吻合。 相似文献
36.
37.
吡啶预处理抑制煤热解过程中交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吡啶蒸气、吡啶溶液两种溶胀方式对伊泰褐煤进行了预处理,用热重结合在线质谱仪考察了两种处理方式对煤热解过程中交联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方法对煤热解过程的交联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其作用温度和机理不同。吡啶蒸气预处理可能通过与煤形成N—OH氢键、断开煤本身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氢键,从而在400℃以前抑制煤本身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氢键交联反应;吡啶溶液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煤的结构,减少煤小分子同大分子网络结构之间缔合,提高氢的传递效率等因素来抑制小分子同煤大分子网络结构及其热解过程中间碎片之间的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38.
39.
为了研究加载速率对单裂隙类岩石试样破坏过程中能量演化进程的影响规律,分析裂隙类岩石试样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能量响应特征,以预埋金属薄片方法制作的裂隙类岩石试件为研究对象,基于RMT-150B对单裂隙类岩石试样进行四级加载速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四级加载速率下裂隙类岩石试样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裂隙类岩石试样峰值强度与加载速率呈正相关性,但增长速率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当加载速度不断增大时,峰值处试样弹性应变能积聚能力增强,但是耗散应变能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裂隙试样在峰值后会累积弹性应变能,但其积聚能力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有所削弱;裂隙试样耗散应变能转化速率在峰值前处于较低水平,在峰值后伴随宏观破裂面的贯通而骤增,表明单裂隙类岩石试样内部能量演化进程与其破坏规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0.
利用多道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可实现汞同位素的高精度测定,但对样品预处理的要求很高。目前,液态、固态、气态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方式不一,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该研究旨在尽可能统一各状态样品的预处理步骤。先将各样品中的不同形态汞富集转化为固体可吸附态,令其吸附在固态载体上,包括:采用金柱富集气体样品中的气态单质汞;以吹扫-金柱捕集法富集液体样品中的溶解气态汞和总汞;用膜过滤法收集大气中的颗粒态汞。最后以管式炉热解定量固态样品,采用高氧化效率的酸性高锰酸钾混合溶液吸收热解产生的Hg0并氧化为Hg2+,保存于溶液中供MC-ICP-MS测定。优化了气体流速、吸收液体积及高锰酸钾浓度等参数,考察了方法空白、回收率及精密度等指标,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大气气态单质汞、大气颗粒态汞、溶解气态汞、雨水总汞和土壤总汞等样品中汞同位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