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35篇 |
免费 | 2253篇 |
国内免费 | 423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189篇 |
晶体学 | 306篇 |
力学 | 747篇 |
综合类 | 175篇 |
数学 | 187篇 |
物理学 | 55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290篇 |
2022年 | 345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299篇 |
2019年 | 321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329篇 |
2016年 | 335篇 |
2015年 | 418篇 |
2014年 | 711篇 |
2013年 | 606篇 |
2012年 | 540篇 |
2011年 | 605篇 |
2010年 | 580篇 |
2009年 | 538篇 |
2008年 | 569篇 |
2007年 | 554篇 |
2006年 | 528篇 |
2005年 | 520篇 |
2004年 | 526篇 |
2003年 | 476篇 |
2002年 | 381篇 |
2001年 | 426篇 |
2000年 | 296篇 |
1999年 | 257篇 |
1998年 | 278篇 |
1997年 | 231篇 |
1996年 | 231篇 |
1995年 | 228篇 |
1994年 | 188篇 |
1993年 | 166篇 |
1992年 | 178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120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本文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原位观察了Si(100)表面氢终端原子在稀氢氟酸中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在硅片浸入氢氟酸溶液的初期,表面主要被硅和三个氢原子的结合体(Si H3)以及硅和两个氢原子的结合体(Si H2)所覆盖。随着腐蚀过程的延长,Si H3越来越少,Si H2的信号不断增强,并且,硅和单个氢原子的结合体(Si H)的信号也开始出现。最终,硅表面主要被Si H2所覆盖,有少量Si H3和Si H键。本文还表明,拉曼光谱用来原位观察半导体材料表面终端原子键在溶液中的变化是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22.
223.
224.
石英矿物表面反应性的EPR谱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顺磁共振谱(EPR)方法对不同pH值条件下石英表面与Cu^2+离子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当溶液的pH值在2至11之间地,石英表面Cu^2+离子的吸附覆盖率相应地由0至10.32%变化;同时,其EPR谱的线形、线宽及g因子值也发生了特征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石英表面Cu^2+离子的吸附覆盖率的不断升高,表面反应产物的结合形态相应地出现单核化合物、多核化合物直至表面沉淀。 相似文献
225.
银纳米粒子阵列的自组装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以聚赖氨酸为表面耦联层分子的玻片基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阵列。SEM表征结果表明,银粒子以亚单层的形式排列在基底表面。比较银溶胶和纳米粒子阵列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聚赖氨酸耦联层对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甲基紫精在银纳米粒子阵列上的表面增强FT拉曼光谱表明在近红外区拉曼散射的表面增强主要来自于化学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26.
本文改进了银胶的制备方法 ,采用机械方法使银胶体系发生凝聚效应 ,其吸收峰位于435nm附近。当加入其他分子时 ,该吸收带没有明显移动 ,而在 435nm吸收带之外又出现了通常熟知的新的吸收带 ,其峰位随着加入其他分子的量的增加而向长波方向移动 ,本文的量子理论表明 ,435nm附近的吸收带是由银胶体系凝聚效应引起的 ,它应归属于银胶的凝聚特征峰。而在 435nm以外长波方向出现的吸收带 ,分析表明 ,它与银颗粒表面的化学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227.
228.
本文介绍声表面横波谐振器的设计及制作,并报导了我们研制的频率为1.1GHz,插损3dB,有载Q值大于2000的声表面横波谐振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29.
相干滤波成像系统测量光学元件表面疵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相干高通滤波成像系统对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进行了测量 ,提出了等效疵病面积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由等效疵病面积可计算出与 GB1185 - 89对应的疵病等级 J。实验装置的分辨率为 10μm,并具有可靠的表面疵病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