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12篇 |
免费 | 2849篇 |
国内免费 | 665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1177篇 |
晶体学 | 593篇 |
力学 | 841篇 |
综合类 | 298篇 |
数学 | 379篇 |
物理学 | 70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4篇 |
2023年 | 428篇 |
2022年 | 509篇 |
2021年 | 525篇 |
2020年 | 460篇 |
2019年 | 469篇 |
2018年 | 304篇 |
2017年 | 465篇 |
2016年 | 491篇 |
2015年 | 583篇 |
2014年 | 1009篇 |
2013年 | 878篇 |
2012年 | 806篇 |
2011年 | 903篇 |
2010年 | 846篇 |
2009年 | 851篇 |
2008年 | 864篇 |
2007年 | 819篇 |
2006年 | 807篇 |
2005年 | 807篇 |
2004年 | 840篇 |
2003年 | 756篇 |
2002年 | 645篇 |
2001年 | 666篇 |
2000年 | 476篇 |
1999年 | 445篇 |
1998年 | 423篇 |
1997年 | 434篇 |
1996年 | 402篇 |
1995年 | 408篇 |
1994年 | 342篇 |
1993年 | 291篇 |
1992年 | 319篇 |
1991年 | 280篇 |
1990年 | 217篇 |
1989年 | 206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产生的超连续谱,理论上推导了超窄脉冲信号的再生机制。分别从频域和时域上形象的解释了脉冲再生的原理,该本再生方法可以适用于OTDM的信号再生。实验上对劣化了的脉冲宽度为1.7ps的携带信息的超窄脉冲信号进行了再生,再生之后的信号峰值均衡,消光比达到了15dB。再生前信号中心波长是1548.2nm,重复频率是9.96872GHz。实验中,在1554nm—1570nm和1530nm—1543nm范围内都可以得到10dB以上的再生质量。同时拟合了信号峰值功率和波长关系,得到的曲线和超连续谱曲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82.
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的超软赝势方法的总能计算,研究了3d过渡金属(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在Pd(001)表面的单层p(1×1)和c(2×2)结构的表面磁性和总能. 所得结果表明:对于Sc, Ti, V和Cr只存在p(1×1)的铁磁性结构,而Mn只有c(2×2)的反铁磁结构存在. Fe, Co和Ni这三种元素上述两种结构都存在,但是总能上p(1×1)的铁磁结构要低些,因此是比较稳定的结构. 而Cu和Zn在该表面上的单层中不存在上述两种结构. 对于V的p(1×1)铁磁结构,计算得到的每个V原子磁矩为2.41μB,大于用全电子方法得到的0.51μB. 两种计算方法得到其他金属原子 (Cr,Mn,Fe,Co,Ni)的表面磁矩比较相近,都比孤立原子磁矩略小.
关键词:
Pd(001)表面
过渡金属原子单层
表面磁性 相似文献
83.
本依据科氏力原理,利用数学矢量公式推断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并依据其对地球表面出现的系列现象给予物理意义上的解释,使得传统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判断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84.
诺氟沙星与DNA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诺氟沙星(NFX)及诺氟沙星胶囊内容物的FT-Raman光谱和在银胶基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归属了各个振动;研究了诺氟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的SERS,结果表明:胶囊内容物的拉曼光谱图与对照品的拉曼光谱图的特征振动峰:C-F键的伸缩振动,C=C伸缩振动,O-C-O的对称伸缩振动峰值未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主要是分子骨架振动峰,诺氟沙星胶囊的辅料对拉曼光谱无实质影响,可建立拉曼光谱法检测诺氟沙星药物的分析方法;诺氟沙星可以在没有金属离子的存在下与DNA直接作用,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键合模式是插入作用,NFX分子中的平面结构插入DNA的双螺旋碱基平面,为深入了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5.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charge qubits (SCCQs) coupled to a single-mode microwave cavity, we propose a scheme for generating charge cluster states. For all SCCQs, the controlled gate voltages are all in their degeneracy points, the quantum information is encoded in two logic states of charge basis. The generation of the multi-qubit cluster state can be achieved step by step on a pair of nearest-neighbor qubits. Considering effective long-rang coupling, we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to one-step generating of a highly entangled cluster state, in which the qubit-qubit coupling is mediated by the cavity mode. Our quantum operations are insensitive to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cavity mode by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avity mode via the periodical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Thus, our operation may be against the decoherence from the cavity. 相似文献
86.
为克服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截面直接测量中所遇到的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带来的困难,试用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伊木马方法,在意大利南部国家核物理实验室的15MV串列加速器上,通过^2H(^9Be,α^6Li)n核反应对^9Be(p,α)^6Li在低能区(Ecm=0-1000kev)的裸核反应截面做了间接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直接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The beryllium abundance acts as a key ro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homogeneous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9Be(p, α)^6Li bare nucleus cross section and S(E) factor at astrophysical energies, the Trojan Horse Method (THM) can be applied.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method is that it allows to extract the energy dependence for the astrophysical S(E) factor of bare nuclei at very low energies without any extrapolation, by measuring the cross section of an appropriate three body process. Thus the ^9Be (p,α)^6Li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THM applied to the ^2H(^9Be,α^6Li)n at INFN-LNS, Catania, Italy. The two body reaction cross section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energy range of Ecm=0-1 000 keV.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a comparison with direct data is made. 相似文献
87.
系统研究了表面润湿法合成β沸石的体系中,干晶种、润湿态晶种、异晶晶种(Y沸石、ZSM 5沸石)以及碱处理β沸石晶种在此晶化体系中的作用.采用β沸石产品及异晶作晶种时,可使产品的相对结晶度稍有提高,但对沸石微晶核的结构导向作用不明显.经浓碱液处理20min后的β沸石产品(碱处理晶种)作晶种引入晶化体系后,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相对结晶度,降低模板剂的用量,缩短晶化诱导期,成为表面润湿法合成β沸石体系的有效晶种形式. 相似文献
8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了具有SERS活性的Fe_3O_4/Ag磁性包覆修饰材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及透射电镜对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Fe_3O_4/Ag纳米材料粒径约为30~60nm,形貌规整接近球形,经测试Fe_3O_4/Ag材料很容易被磁铁收集,能够满足分散萃取再收集的需要。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杀线威(Oxamyl)、Oxamyl-Ag和OxamylAg4进行了理论结构优化计算,得到了杀线威的理论拉曼光谱和与Ag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其谱峰的归属,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测定,研究了杀线威在Fe_3O_4/Ag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增强效应,测算得到杀线威在Fe_3O_4/Ag表面上的增强因子为2.08×105。研究表明:理论计算的杀线威拉曼光谱与测定的拉曼光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FT理论计算中发现研究分子与活性Ag原子作用越多,与实测值常规拉曼NRS越接近;杀线威以双键侧N原子和S原子与Fe_3O_4/Ag表面吸附作用为主;双键侧N优先与Ag吸附成键后,整个分子靠近Ag表面,最终使得双键侧N原子与S原子共同吸附在Ag表面;Fe_3O_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富集吸附和拉曼增强作用;可利用其作为拉曼基底,以实现SERS光谱法对杀线威农残的快速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邻羟基苯甲酸(OHBA)的常规拉曼散射(NRS)光谱以及其吸附在Au纳米颗粒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球形的金纳米粒子溶胶,采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激发波长为785 nm),测定OHBA分子的NRS光谱及其吸附在Au纳米颗粒上的SERS光谱。同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C,H,O)/LANL2DZ(Au)水平上,对OHBA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OHBA分子的NRS光谱以及其吸附在Au纳米颗粒上两种不同吸附构型下的SERS光谱,并和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OHBA分子通过羧基吸附构型的计算值比通过羟基吸附构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的更好。最后,利用GaussView可视化软件对其振动模式进行了全面归属。通过对邻羟基苯甲酸分子拉曼谱峰的详细指认能够得出:Au溶胶中的邻羟基苯甲酸分子,是通过羧基倾斜地吸附在Au纳米颗粒表面的。可视化软件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该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分子基团振动情况,对其振动峰位的归属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工作对推进邻羟基苯甲酸在生物医药等领域进一步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Fatigue damage behavior of a surface-mount electronic package under different cyclic applied loads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pull-pull and 3-point bending cyclic loadings on the mechanical fa- tigue damage behaviors of a solder joint in a surface-mount electronic package. The comparisons are based 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situ technology an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respec- tively. The compa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threshold levels of plastic strain for the initial damage of solder joints under two cyclic applied loads; meanwhil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occur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determines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n additi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fatigue damage process of solder joints considering a constitutive model of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a for ductile materials and damage evolution based on accumulating inelastic hysteresis energy are identical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actual fatigue life of the solder joint is almost the same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FE modeling us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older joint fatigue fail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