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257篇 |
数学 | 13篇 |
物理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312.
软岩材料的蠕变过程从初始加载阶段开始即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这与硬岩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的元件模型仅在应力超过某一阈值后才开始描述其粘塑性行为。通过分析岩石加卸载时效变形过程中弹塑性状态的演变规律,以扰动状态理论为基础,确定了以塑性变形为变量的扰动因子函数,并通过塑性变形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建立了以时间为自变量的蠕变扰动因子演化方程。在此基础上,针对泥质页岩的蠕变变形过程,选取Burgers和Bingham模型分别描述扰动状态理论中的相对完整状态和完全调整状态,并选取蠕变扰动因子为权重函数建立了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蠕变本构模型。通过泥质页岩的室内蠕变特性试验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表明,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逼近程度较高,蠕变扰动函数能随时间的发展持续调整相对完整状态向完全调整状态转换的过程,较高应力状态下软岩进入完全调整状态的速率较快,相对传统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非线性及阶段协调性,可较好地描述软岩的初始、稳定和加速蠕变阶段。 相似文献
313.
314.
16MnR钢循环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损伤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力控制模式下出现的循环蠕变现象,将和疲劳一起加速材料的损伤.在进行损伤评估的时候,需兼顾循环蠕变和疲劳的影响.在循环蠕变本构模型、延性耗散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循环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损伤力学模型.进行16 MnR钢420 ℃下应力控制的脉动循环试验,选取一种新的损伤参量"等效模量"来描述循环蠕变和疲劳的综合作用,得到16 MnR钢420 ℃脉动循环时循环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损伤演化估算表达式和寿命预测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15.
岩石材料的一种蠕变损伤方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大量的岩石蠕变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能描述损伤历史的蠕变模量为参数的岩石蠕变损伤方程,由该方程能方便地定出任意蠕变时刻的损伤状态和进行蠕变损伤的测定。 相似文献
316.
鉴于用通常的数值方法分析三维蠕变裂纹问题的困难,提出了一个三维表面裂纹蠕变断裂力学参量分析的蠕变线弹簧模型方法,并在非稳态蠕变条件下的位移、裂纹尖端J积分和C积分的工程估算公式及弹塑性线弹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蠕变线弹簧模型方法的有关基本方程.具体分析计算了受均匀拉伸表面裂纹平板的J积分和C积分,并与三维有限元解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维表面裂纹的蠕变扩展及寿命预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17.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蠕变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与应力下表现明显,当界面为非理想并具有粘弹性性质时,其对复合材料的整体蠕变亦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具有非理想界面的复合材料的Mori-Tanaka方法,研究了既具有基体蠕变又具有界面轻度蠕变的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给出了各微结构参量对复合材料整体蠕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8.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FE) simul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a constant specific load rate (CSLR) indentation creep test.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representative stress and the indentation strain rate become constant after a transient period. Moreover, the FE simulation reveals that both the contours of equivalent stress and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rate underneath the indenter evolve with geometrical self-similarity. This suggests that pseudo-steady indentation creep occurs in the region beneath the indenter. The representative points in the region are defined as the ones with the equivalent stress equal to the representative stress. In addition,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proportionality between indentation strain rate and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rate holds at the representative points during the pseudo-steady indentation creep of a power law material. A control volume (CV) beneath the indenter, which governs the indenter velocity, is identified. The size of the CV at the indented surface is approximately 2.5 times the size of the impression. The stress exponent for creep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pseudosteady indentation creep data.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SLR testing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reep parameters with the same accuracy as conventional uniaxial creep tests. 相似文献
319.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圆锥压头、球形压头和圆柱形平压头作用下铝合金(2A12)的压痕蠕变行为,给出了三种压头作用下的等效蠕变应变、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硬度-时间曲线.对于给定尺寸的三种压头,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圆锥压头作用下的最大等效蠕变应变最大,圆柱形平压头作用下的最大等效蠕变应变最小;不同形状压头的压痕深度-时间曲线相似,由"瞬态蠕变"和"稳态蠕变"两段组成;而硬度随时间和压痕深度均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存在稳态数值.结果表明,在研究高温压痕蠕变现象、确定材料蠕变参数方面,平压头具有相当的优势:压头下方的应力场相对稳定,可不考虑摩擦和堆积的影响,计算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320.
高地应力围岩流变特性及竖井长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行研制的重力加载流变仪,采用多级加载对4种典型矿岩开展了三点弯曲蠕变试验研究,获得了蠕变试验曲线. 将Burger's模型与Mohr-Coulomb准则相结合,形成改进的Burger's模型. 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均质混合岩进行蠕变参数拟合,获得了与蠕变试验曲线相吻合的蠕变理论曲线. 结果表明改进的Burger's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均质混合岩的蠕变特性. 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流变模型,对返修后的竖井工程进行三维流变数值模拟和稳定分析,为竖井工程的长期稳定预测和失稳风险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