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9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128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00篇 |
晶体学 | 5篇 |
力学 | 8篇 |
综合类 | 73篇 |
数学 | 9篇 |
物理学 | 2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20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花生及土壤中的噻虫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检测土壤、花生植株、花生果实及花生壳中噻虫啉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方法。对提取溶剂、不同分散固相吸附剂及其用量进行了考察和优化。样品经0.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后,以50 mg 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50 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和10 mg石墨化碳黑(GCB)固相萃取填料净化,采用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质谱采用多离子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0.1~50μg/kg范围内,不同基质中噻虫啉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在土壤、花生植株、花生果实及花生壳中添加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噻虫啉标准品,得到噻虫啉的回收率为70.6%~119%,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6.6%,方法的定量下限为1.0~5.0μg/kg,能够满足现有国际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微波辅助条件下提取鱼腥草挥发油,考察了微波温度、功率及时间对鱼腥草挥发油提取率及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鱼腥草挥发油储存过程中癸酰乙醛的化学转化。研究发现,在温度80℃、功率1 000 W及时间12min的微波辅助条件下,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率高达0.66%,挥发油中癸酰乙醛的含量高达60.78%。在微波辅助条件下,较低的提取温度及快速提取有效避免了癸酰乙醛的氧化分解是其高效提取的根本原因,鱼腥草挥发油中存在癸酰乙醛与其二聚物的动态平衡是癸酰乙醛长时间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聚(氨酯-酰亚胺)(PUI)泡沫是一种兼具聚氨酯和聚酰亚胺优异性能的新型泡沫材料,而纳米增强方法是其增强改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就使纳米增强PUI泡沫成为其纳米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纳米增强PUI泡沫的研究概况,重点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SiO2)/PUI、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PUI、碳纳米管/PUI、蒙脱土/PUI体系的复合泡沫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纳米SiO2/PUI和POSS/PUI复合泡沫的制备技术,并评述了碳纳米管/PUI复合泡沫、蒙脱土/PUI复合泡沫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土壤中丁虫腈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土壤样品在50℃下经正己烷-丙酮(1+1)混合液提取,用VF-1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丁虫腈的质量浓度在0.005~0.5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75.2%~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7%。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子设计和过程策划,制备了高性能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表面印迹材料.首先以甲基丙烯酰氯为试剂,使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将大量可聚合双键引入到CPVA微球表面.然后以含有可聚合双键的CPVA微球为载体,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分子,在水溶液体系中,基于主-客体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采用接枝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进行的方式,制备了高性能BSA分子表面印迹微球MIP-PDAC/CPVA.采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微球MIP-PDAC/CPVA对BSA的大分子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微球MIP-PDAC/CPVA对BSA具有优良的结合亲和性和特异的识别选择性,结合容量高达108 mg/g,对牛血红蛋白(BHb)却基本不结合;相对于BHb,MIP-PDAC/CPVA对BSA的选择性系数高达60.2. 相似文献
996.
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水性涂料中甲醛、乙醛、丙醛、苯甲醛、正戊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等6种醛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水超声提取后,与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衍生,再经0.45 μ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进样分析。系统考察了酸度调节剂、pH值、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衍生反应的影响,优化的反应条件为:以稀释后的盐酸溶液作为酸度调节剂,缓冲溶液pH=3,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于0.08~2.0 mg/L浓度范围内,6种醛类化合物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2.50 mg/kg;在2.0、4.0、6.0 mg/kg 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7.0%~112.8%;RSD为1.12%~9.54%。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水性涂料中6种醛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97.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法测定3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噻虫啉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对吡虫啉、氯噻啉、噻虫啉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最佳摩尔比为:n(噻虫啉)∶n(甲基丙烯酸)∶n(苯乙烯)=1∶4∶4。动态吸附和选择性吸附表明,此印迹聚合物能够对目标物快速吸附,且有很好的选择性。Scatchard分析表明,此印迹聚合物对吡虫啉、氯噻啉、噻虫啉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1.7,36.7和45.3 mg/g。用此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处理加标样品,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0.2%~98.8%,RSD为1.2%~4.5%(n=3)。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检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辣椒和土壤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J9Z38)残留量的方法,研究了溴氰虫酰胺和J9Z38在辣椒和土壤上的降解特性。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梯度洗脱程序、BEH C18色谱分离柱、应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溴氰虫酰胺和J9Z38。进行了添加浓度为0.01、0.10和1.00 mg/kg的回收实验,溴氰虫酰胺和J9Z38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日内平均回收率为88.6%~105.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8%~15.1%;日间平均回收率为91.4%~105.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9%~12.3%。溴氰虫酰胺和J9Z38在2.0~128.0μg/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2,定量限分别为0.1和0.2μg/kg。应用本方法检测了田间实验样品,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在辣椒和土壤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2~11.2 d和9.2~20.8 d,J9Z38在辣椒中残留量低于定量限,在土壤中降解半衰期为9.4 d;随着降水量增加,溴氰虫酰胺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99.
以红紫素-18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外接环的胺解反应转化成氮上连有含羟基或者酰基取代结构的红紫素-18二酰亚胺,利用其周环上的活性反应区域,通过氧化、空气氧化、游离基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在3-,12-和20-meso-位上分别引进了羟基、酰基或者带有相应官能结构的取代基团,完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具有红紫素-18二酰亚胺的叶绿素类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合成,其化学结构均经UV,IR,1H NMR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同时也讨论了不同位置的羟基化和酰基化对四吡咯大环所形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发现有高杀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将具有生物活性的肉桂醛与苯甲酰肼进行拼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取代苯基-2-丙烯-1-亚基)-酰腙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以取代的苯甲酸为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结构经1H 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离体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及小麦赤霉病、黄瓜灰霉病和黄瓜炭疽病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并对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分析,其中化合物5r表现出与多氧霉素B相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