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56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表面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在硅胶表面修饰了分子印迹高分子膜(MIP-silica)。以元素分析和氮吸附分析对修饰的分子印迹高分子膜进行了表征。与传统采用本体聚合合成的分子印迹高分子相比,MIP-silica具有更好的传质能力。本文合成的茶碱印迹MIP-silica可以作为选择性固相萃取材料从血清中富集、检测微量的茶碱,该法合成的MIP-silica还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等领域。  相似文献   
42.
黄晓兰  许玫英 《色谱》2005,23(3):296-298
建立了同时测定制药废水中残留的交沙霉素、茶碱、扑热息痛等3种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处 理后进行色谱分析。采用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4.6 mm i.d.×200 mm);流动相A液为0.025 mol/L KH2PO4-H3PO4 缓冲液(pH 2.75),流动相B液为甲醇;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交沙霉素)、272 nm(茶碱)、243 nm(扑热息痛)。制药废水中3种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均高于93%,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1%,检测下限(S/N=3)不高于1.0 μg/L。该方法已应用于制药废水的生物强化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43.
荧光法研究咖啡因和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咖啡因和茶碱两种生物碱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定了咖啡因和茶碱与B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1.673×104 L·mol-1,6.802×103 L·mol-1。证实了两种生物碱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44.
咖啡因和茶碱在聚合物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咖啡因 (CAF)和茶碱 (THEO)在聚对氨基吡啶 (POAP)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POAP电极对CAF和THEO的电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 ,两反应物的电氧化呈现完全不可逆过程 ,峰电位相差 130mV左右 ,在最佳条件下测定 ,氧化峰电流与它们的浓度在 5× 10 -8~ 1× 10 -5mol/L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AF和THEO在POAP电极上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用于多种样品中CAF和THEO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分子印迹技术(MIP)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联用对中药中非法添加的茶碱成分快速检测的方法。基于沉淀聚合方法合成MIP微球,对复杂中药基质中的茶碱进行简单分离,采用SERS对MIP中吸附的茶碱进行定性检测。实验利用SEM,FT-IR对MIP结构表征,考察了MIP的热力学、动力学和选择性吸附能力,以及掺杂成分的检出限。结果表明,MIP比NIP对茶碱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吸附和选择性,该方法对茶碱的检出限低至0.1μg/L。方法用于5种止咳平喘类中药的检测,其中1种中药检出非法添加了茶碱成分。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前处理,简单快速,实现了掺伪中药中茶碱的快速检测,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复杂基质体系。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适体与茶碱(THE)相互作用模式及其电化学响应行为研究方法。借助分子动力学(MD)模拟技术获取该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学变化过程并揭示其相互作用模式,采用单探针适体传感器考察该相互作用体系的电化学信号响应行为,基于相互作用模式定性阐释信号响应行为成因。结果表明,在0.1和0.5 mol/L NaCl的2种离子强度水溶液中,适体与靶标THE呈现为不同的结合方式,诱导适体发生不同趋势的构型变化,导致构建传感器显示“signal off”和“signal on”2种相反的信号响应。模拟结果支持实验结果,为理解适体传感分析性能从分子作用机制层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1985年,我们进行了咖啡因(1、3、7三甲基黄嘌呤)、茶碱(1、3二甲基黄嘌呤),对家蝇(Musca domestic vicina Macq)的毒性试验,实验结果能证明这两种药物对家蝇都是有毒性的,但茶碱对家蝇的毒性亚于咖啡因。 用喂食法测定咖啡因的毒力。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高,家蝇的死亡率也上升0.5%高浓度,家蝇的死亡率可达100%.0.2%浓度,已接近半致死浓度。羽化后8—10小时的家蝇,以0.1%浓度喂食72小时,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对家蝇生育有一定影响:产卵量减少,卵巢的发育受抑制,卵的孵化率下降,产卵期缩短,此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析家蝇的血淋巴蛋白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8.
黄嘌呤甲基衍生物的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3种黄嘌呤类化合物(咖啡因,茶碱,可可碱)的液氮低温荧光(LTF)、低温磷光(LTP)、室温流体荧光(RTF)及滤纸表面室温磷光(PS-RTP)发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这3种物质的LTF、LTP、PS—RTP及RTF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在270—295nm范围内,最大发射波长λem在385—445nm范围内,且它们的λex和λem不论在什么状态下都非常相近。本文也对这3种物质的荧光量子产率、滤纸基质室温磷光(PS—RTP)寿命、偏振等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的PS-RTP的寿命均在0.1s数量级,属于长寿命磷光,且PS--RTP为非完全偏振光。  相似文献   
49.
通过分子表面印迹技术,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为基质、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功能单体、茶碱(TP)为模板药物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制备了TP分子表面印迹微球MIP-PSSS/CPVA。采用红外光谱测定其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静态法考察印迹微球MIP-PSSS/CPVA对TP的结合性能及载药印迹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表明:TP分子表面印迹微球MIP-PSSS/CPVA对TP具有较高的识别选择性和结合亲合性,当pH=1时,微球对TP的结合容量达到92mg/g。该印迹微球在模拟胃液中基本不释药;在模拟小肠液中的第2~6h,累积释放率仅为21%;而在模拟结肠液中突释,之后持续缓慢地释放,表现出优良的pH敏感和时滞双重型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化学衍生化的样品柱前预处理方法,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n),对人经口服给药后尿液中的茶碱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茶碱、代谢物及相关衍生物的质谱裂解行为,推测茶碱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尿样经Bond Elute C18小柱固相萃取,收集甲醇洗脱部分在50℃下氮气吹干,以N,N-二甲氨基氯乙烷为衍生试剂进行衍生化。以Shimpack C18为色谱柱、甲醇-水-甲酸(体积比20∶80∶1)为流动相,在正离子模式下对尿样中茶碱、代谢物及其衍生化产物进行LC-ESI/MSn分析。采用上述方法,共分析鉴定了人尿中的茶碱和4种代谢物(1-甲基尿酸、1,3-二甲基尿酸、1-甲基-N-乙酰化物、3-甲基黄嘌呤),其中1种代谢物未见文献报道。在正离子模式下,茶碱及代谢物的二级质谱大多丢失18 u,28 u或57 u片段生成一系列碎片离子,而衍生化产物的二级质谱均有规律地丢失45 u片段生成一系列碎片离子。通过与未经衍生化的尿样比较发现,衍生化可明显增强茶碱、1-甲基尿酸和3-甲基黄嘌呤的质谱检测灵敏度。本研究补充了茶碱在人体内的代谢轮廓,可为灵敏检测生物样本中茶碱、代谢物及其结构类似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