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6篇
  免费   1040篇
  国内免费   9727篇
化学   18019篇
晶体学   235篇
力学   192篇
综合类   358篇
数学   914篇
物理学   268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1085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895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846篇
  2000年   691篇
  1999年   712篇
  1998年   704篇
  1997年   663篇
  1996年   677篇
  1995年   710篇
  1994年   492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520篇
  1991年   504篇
  1990年   491篇
  1989年   418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52.
新三氮烯显色剂的合成及其与镉显色反应性能和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孙培培  吴斌才 《分析化学》1994,22(5):436-439
  相似文献   
53.
 已提出的各种可能机理有束流引起的化学反应,高电流密度使表面局部区域内原子加热导致的局部原子的蒸发、熔化、再结晶等,有些结构可能是由于污染物或针尖材料在表面上的沉淀而产生的.当样品表面有覆层或处于特定的气体或液体氛围下时,用STM仍可在其上产生各种细微结构,其主要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电子束光刻,其二是电子束辅助淀积和刻蚀,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4.
在生命体系内正铁色素具有摄铁和输铁的功能,人工合成的模拟化合物具备了正铁色素的主要功能基团和相近的性质.本工作利用铁(Ⅲ)离子的顺磁性质,测定不同铁(Ⅲ)离子浓度下模拟正铁色素的诱导弛豫时间,根据简化了的Solomon—B1oemoergen公式,计算出铁(Ⅲ)离子到所有被测质子(即氢原子)的相对距离,比较清楚地得到模拟正铁色素在溶液中的构象。  相似文献   
55.
宋岩  丁鄂江  黄祖洽 《物理学报》1992,41(6):960-967
本文讨论二元Sullivan系统的一个特殊状态——二元四相系的浸润相变性质,该系统的许多性质可以通过对两个二元二相系的讨论而得到。结果表明:这一系统同时存在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首次报道须在两种金属离子同时作用下的振荡反应——KBrO_3-CH_3CH(NH_2)CO_2H-MnSO_4-[Fe(phen)_3]SO_2-H_2SO_4体系的振荡反应,对反应产物作了分析,研究了两种金属离子在振荡反应中的不同作用,Mn~(2+)起催化氧化丙氨酸以产生丙酮酸的作用,而[Fe(phen)_3]~(2+)则是丙酮酸-BZ型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振荡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振荡反应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考察了Cl~-、自由基抑制剂及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振荡反应同时受Br~-及Br_2的控制,振荡机理与Br_2-水解控制模型相同.  相似文献   
58.
非晶态Ni—B合金对苯加氢催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同信  李惠敏 《催化学报》1991,12(6):483-487
  相似文献   
59.
60.
在(NH4)3VS4/CuI/Py反应体系中合成了新化合物 [VS4Cu6(Py)8I3]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40H40N8Cu6I3S4V)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Fdd2, 晶胞参数为: a = 29.924(6), b = 13.475(3), c = 25.853(5) , V = 10425(4) ?, Dc = 2.006 g/cm3, Mr = 1573.92, Z = 8, (MoK) = 4.546 mm-1, F(000) = 6048。结构由直接法解出, 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 = 0.023, wR = 0.069。簇合物分子是由6个带端基配体的Cu沿着四面体单元VS4的6条SS边配位而成, 6个Cu排列成了1个八面体, V基本位于八面体的中心, 整个分子具有C2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