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34篇 |
免费 | 338篇 |
国内免费 | 580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1647篇 |
晶体学 | 52篇 |
力学 | 33篇 |
综合类 | 198篇 |
数学 | 132篇 |
物理学 | 10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199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198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242篇 |
2015年 | 244篇 |
2014年 | 476篇 |
2013年 | 457篇 |
2012年 | 432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515篇 |
2009年 | 506篇 |
2008年 | 623篇 |
2007年 | 563篇 |
2006年 | 573篇 |
2005年 | 578篇 |
2004年 | 646篇 |
2003年 | 526篇 |
2002年 | 461篇 |
2001年 | 420篇 |
2000年 | 343篇 |
1999年 | 392篇 |
1998年 | 412篇 |
1997年 | 412篇 |
1996年 | 331篇 |
1995年 | 315篇 |
1994年 | 292篇 |
1993年 | 222篇 |
1992年 | 241篇 |
1991年 | 235篇 |
1990年 | 203篇 |
1989年 | 191篇 |
1988年 | 97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56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3.
154.
使用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4-APB)、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和反应性封端剂4-苯乙炔苯酐(4-PEPA)合成了设计分子量为5000的系列苯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物,并使用XRD、DSC、TGA、FT-IR、DMA和流变仪等对低聚物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熔体性能,固化后树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ODPA的低聚物具有低的熔体粘度和良好的熔体粘度稳定性,固化后的树脂具有很高的热失重温度,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高的断裂伸长率(>10%);基于BPDA的低聚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其结晶熔融温度与苯乙炔基固化交联温度相近,影响了材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155.
聚醚砜酮涂层纤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痕量的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制的聚醚砜酮(PPESK,30 μm)涂层纤维,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的酚类化合物。优化了固相微萃取温度、萃取时间、pH值和离子强度。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0.041 μg/L,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6%(n=5)。将PPESK涂层纤维与商品化的聚丙烯酸酯涂层纤维对比,结果表明PPESK萃取酚类化合物有较高的萃取富集倍数。用所制备的PPESK萃取头分析自来水、海水等实际水样,20 μg/L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分别为100.5%~111.8%和94.8%~117.3%。 相似文献
156.
以4,6-二氨基-1,3-苯二酚盐酸盐为原料,分别和对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5-噻吩二甲酸、4,4-′(1,2-二苯基乙烯)二甲酸在多聚磷酸介质中反应,合成单环的聚(1,4-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稠环的聚(1,4-亚萘基)苯并二噁唑(1,4-PNBO)和聚(2,6-亚萘基)苯并二噁唑(2,6-PNBO)、杂环的聚(2,5-亚噻吩基)苯并二噁唑(PTBO)及含有两个苯环的聚-4,4′-亚(1,2-二苯乙烯基)苯并二噁唑(4,4′-PDPEBO).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特性黏数分析对系列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BO、1,4-PNBO、4,4-′PDPEBO、2,6-PNBO和PTBO 5种聚合物的耐热性能依次降低,特性黏数依次为25.40、16.76、20.63、15.38和14.63 dL/g. 相似文献
157.
158.
以2,3-二氨基吡啶和2,3-丁二酮为起始原料,经环化、催化氢化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哌啶并[2,3-b]哌嗪类衍生物(3a~3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3d、3e、3g、3h和3j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化合物3h(IC50=1.24mmol/L)的活性显著优于母体化合物川芎嗪(IC50=3.96mmol/L)和阳性药物阿司匹林(IC50=2.41mmol/L)。 相似文献
159.
160.
报道一种新型1,2,4-噁二唑衍生物,N-[2,6-二氯-4-(1,2,4-噁二唑-3-基)苯基]-2-甲氧基烟酰胺(C15H10Cl2N4O3)的合成,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表征。该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 P 1(—) 空间群,晶胞参数 a = 7.1291 (9), b = 8.4352 (10), c = 14.0021 (18) ?, α = 73.834 (3), β = 77.407 (3), γ = 70.019 (3)°, Mr = 366.18, V = 752.97 (16) ?3, Z = 2, Dc = 1.611 g/cm3, μ(MoKα) = 0.454 mm-1, F(000) = 372.0 , 晶体尺寸为 0.36 × 0.2 × 0.1 mm,Rint = 0.023。初步活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LoVo, A549, SK-BR-3, HeLa这四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与阳性药物5-氟尿嘧啶 (5-FU)相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