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047篇
化学   3335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362篇
物理学   4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根生  施介华  周瑛 《有机化学》2002,22(7):525-527
以甲醛和胺作为胺甲基化试剂,合成了丙二酸亚异丙酯及其5-单取代烃基衍 生物的Mannich碱,同时还讨论了这些Mannich碱的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2.
以碘酸盐为氧化剂,通过氧化-迈克尔加成反应,由邻苯二酚和4,4'-亚甲基 苯胺合成了一种新的功能聚合物,芳香胺-邻醌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表面由分布均 匀的纳料颗粒和孔穴构成。由于这种聚合物分子含有疏水骨架、羰基和胺基的有序 分布,以及独特的纳料微观颗粒和孔穴结构,使其成为吸附法固定化酶的良好载 体。  相似文献   
93.
在pH 7.4,0.01 mol/L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条件下,铽 (III)与N,N’-二(2-羟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结合并发生交换 相互作用使铽(III)荧光增强10~4倍,通过监测铽(III)545 nm荧光强度的变化 测定了Tb-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lgK = 14.30 ± 0.49;Tb-HBED配合物中 配体、铽(III)荧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Tb_N-apoTf-Tb_C配合物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而能量受体铽(III)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铽(III) 与螺旋5色氨酸残基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当温度由0 ℃上升到55 ℃时,平均能量 转移效率AE值增加了29%,给体、受体间距离R有约4.2%的减小,温度变化引起 Tb_N-apoTf-Tb_C配合物大的构象变化;铽(III)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使 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降低。同样条件下,Tb_N-apoOTf-Tb_C配合物与Tb_N-apoTf- Tb_C配合物有所不同,虽然能量给体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铽( III)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铽(III)对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4.
汪敬  顾健德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2,60(4):590-59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5-硝基-1-氢-四唑分子热分解的反应机理。首先用 B3LYP/6-31G(d)方法优化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 通过振动分析得到零点能校正值并确认反应的过渡态。此外,对各个构型作了 CCSD(T)/6-31G(d,p)水平下的单点计算。报道了三条可能的反应途径,即直接 开环途径和质子转移途径;其中N(1)-N(2)键断裂直接开环的机理与文献报道 一致;而涉及质子转移的反应途径则是一个新的发现;另一条关于N(4)-C(5) 键断裂直接开环的途径由于能垒较高,因此发生的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95.
陈文彬  张耀谋  金桂玉 《化学学报》2002,60(7):1303-1310
利用2-(1H-1,2,4-三唑-1-基)-2-丙烯-1-酮(2)与取代硫酚或含巯基的 杂环化合物进行1,4-亲核加成,得到目标化合物3,其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和红 外光谱所证实,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试,发现大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 活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表明不同的R~1取代对其生物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当R~1 = (CH_3)_3C时,对小麦锈病的抑制活性要高于R~1 = Ar的活性,而Ar上不同的 取代基对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6.
金灿  俞传明 《合成化学》2019,27(4):289-292
以苯酚为原料,采用流体化学技术,依次经醋酐酯化和酸催化Fries重排反应合成了对羟基苯乙酮,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确证。使用流体化学反应技术合成对羟基苯乙酮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选择性好和产品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98.
A new fluorinated polystyrene bearing a p-sulbstiuted perfluoro[1-(2-fluorosulfonylethoxy)]ethyl group was synthesized via one-electron oxidation of polystyrene by perfluoro[2-(2-fluorosulfonylethoxy)]propionyl peroxide at different peroxide to polystyrene molar ratios.The yield of perfluoroalkyl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actant molar ratio.The modified polymer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techniques:the ring pefluoro[1-(2-fluorosulfonylethoxy)]ethylation has been proved by FT-IR and ^19FNMR;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PS) show the maximum binding energy of F18,O18,C18(two kinds of carbon atoms,namely C-H and C-F)and S2p,respectively; desulfonylation of the fluorinated polystyrene appearing at 217℃ has been found by it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The determinations of contact angle,refractive index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modified polymer have disclosed that when the contact angl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lar ratio,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The polydispersity values indicate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the polymer chains did not occur during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99.
利用分子力学计算,1~H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α,α-二取代 环十二酮的构象.结果势构象骨架仍是[3333]-2-酮,在晶体和溶液中,它们的优 势构象均为α-角顺、α-角反-二取代[3333于α-角反位,后上基团处于α-角顺位.  相似文献   
100.
利用二水氯化铜、2,2’—联吡啶和去甲基斑蝥酸钠合成了桥联配体双核铜配 合物[(bipy)—(DCA)cu—(DCA)—Cu(bipy)—(H20)]·3H20(式中bipy为2,2’—联 吡啶,DCA为去甲基斑蝥酸根).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导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经验 分子式为Cu2C36H40N4O14,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a=1.1251(2)nm,b=1. 2707(3)nm,c=1.7345(4)nm,α=94.86(3)°,β=107.61(3)°,γ=112. 50(3)°,V=2.1264(7)nm^3,μ=1.066mm^-1,Z=2,Dc=1.374g/cm^3,F(000)=908, R=0.0547,wR2=0.1355,GOF=0.185.配合物中两个铜原子呈六配位的拉长畸变八面体 构型.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