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6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5753篇
化学   10386篇
晶体学   162篇
力学   104篇
综合类   18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00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六钨酸四丁基铵盐在紫外光辐照的条件下催化氧化异丙醇为丙酮的反应。采用自旋捕捉技术与电子自旋共振相结合的方法,在位检测到氧化反应过程中有活泼自由基中间体产生,并观察到光电流产生。文中对六钨酸四丁基铵盐的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La2O3对氧化铝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透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传统无压烧结工艺在氢气氛下制备Al2O3透明陶瓷。实验结果表明:MgO和La2O3复合添加时,随着La2O3掺杂量的增加体积密度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陶瓷的致密化程度增大,残余气孔逐步排出,晶粒进一步长大。采用La2O3和MgO复合添加比单独掺入MgO陶瓷样品透过率更高,掺杂效果更好。在烧结温度为1750℃,保温时问为1h条件下,在波艮为300~800nm测试范围内,陶瓷样品的全透过率大于82%,最大值为86%。  相似文献   
103.
韩广甸  郑盛基 《有机化学》1987,7(3):196-198
本文报道 NaBH_4-CoCl_2可使氧化苯乙烯类化合物发生区域选择性开环,主要生成β-苯乙醇衍生物。对于氧化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由于受到苯环的空间阻碍,使其开环能力减弱,如反式氧化二苯乙烯比顺式异构体更难于开环。  相似文献   
104.
用自由基溶液降合方法制备一系列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线型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测定了苯基在共聚物中的百分比,在该共聚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用三氟乙酸汞在共聚物的苯环上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可溶性汞化共聚物,由于这类泵化共的可溶于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溶剂,用重沉淀法多次提纯,得到了纯度很高,溶解性较好的含重金属二价汞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共聚物上的汞基团,用原子吸收定量测试共聚中的汞的百分聚代率,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5.
低温热液条件下有机质富集金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低温(40—200℃)热液条件下,对不同成熟度的有机质与含金溶液[AuCl_4~-,Au(HS)_2~-]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观察到在低温热液体系中有机质直接参与了从含金溶液中将游离的金离子固定下来的作用。有机质从溶液中富集金可认为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第一种是在早期沉积成岩作用阶段(T<120°)时,有机质与含金热液主要发生凝聚作用,使溶液中的金由离子状态从无机相转化到有机相中;第二种是在变生或变质作用阶段(T>120℃)时,有机质与含金热液主要发生氧化还原沉淀作用,还原作用的结果导致元素金的沉淀,同时有机质被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06.
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0.8%La2O3-MosSi3/MoSi2复合材料在12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0.8%稀土和MoSi3的加入,使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MosSi3含量越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越差。当MosSi3含量低于30%时,在氧化初始阶段,质量变化呈直线下降,随着氧化的进行,氧化逐渐增重,材料表面形成较致密的SiO2阻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使得氧化增重较小。而0.8%La2O3-40%Mo5Si3/MoSi2复合材料却出现了“粉化”现象。0.8%La2O3.MosSi3/MoSi2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降低,归因于Mo5Si3差的抗氧化性和材料致密度的降低;另外,稀土和Mo5Si3的加入,细化了材料的晶粒,使晶界面积增加,加速了氧在晶界中的扩散,促进了材料的氧化。  相似文献   
107.
取代酰肼化合物是制备偶氮化合物的原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和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对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的“铜害”有良好的防护,因而在电线、电缆、钢丝、轮胎等与铜及其它重金属相接触的高分子工业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金属减活剂[2  相似文献   
108.
吡啶-2-羧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毗啶-2-羧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用途非常广泛。本文对合成该物质所用的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吡啶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收率,减少了后处理的时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毗啶时,将水的相对用量由文献报道的约400ml减少为150ml,相应的将反应的温度由100℃降到80℃后,收率可达56.2%,高于文献报道的50.0%。  相似文献   
109.
二氧化碳氧化剂在烷烃催化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氧化剂在烷烃催化转化反应中的研究状况。担载型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的存在可稳定活性中心并且有利于CO2的活化,CO2的作用是与烷烃脱氢产物H2和生成的表面积炭反应,从而提高反应活性及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0.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在不同pH的B-R缓冲溶液中有不同的电氧化行为.文中以自制的SnO2:F膜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对TMB的电氧化性质进行了研究.TMB在pH 2.0至pH<4.0的B-R缓冲溶液中为一步两电子电氧化过程,在pH 4.0~pH<7.0的B-R缓冲溶液中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氧化过程,且在pH 6.5时则先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过程,随后其氧化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偶氮化合物.实验中应用了薄层循环伏安法、薄层循环伏安吸收法、薄层恒电位电解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双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开路弛豫计时吸收光谱法等技术;测得了在各pH值的B-R缓冲溶液中TMB电氧化相应的克式量电位E0',电子转移数n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