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63篇
化学   2387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kJ/mol.  相似文献   
92.
含噁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等人[1]以聚(对亚苯乙烯)为发光材料制备了第一个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该工作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电、热稳定性以及机械加工和成膜性能,发光亮度和效率较高,通过化学修饰可获得三原色发光.而且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较低,可实现大面积平板显示和集成化.  相似文献   
93.
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体系溶液与模拟原油混合,研究该体系的相行为和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粒度分析仪和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中间混合层的粒径分布及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间混合层的体积随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间混合层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特别是得到了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照片, 并提出中间混合层为胶束、微乳液、乳状液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共存体系,其中微乳液结构占主要地位.这对丰富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及探讨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复合纳米微粒;反相微乳液化学剪裁制备明胶-γ-Fe2O3纳米复合微粒  相似文献   
95.
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几何结构与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分别在B3LYP/6-31G*, 6-31G**, 6-31+G*水平上对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进行计算研究. 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振动频率分析发现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具有C1对称性, 酯基的碳氧原子与苯环形成不同的离域大π键, 空间位阻和共轭效应使得两苯环处于两个不同平面, 二面角在60°与62°之间. 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 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计算结果表明末端烷基链的长度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与振动光谱、电子光谱无影响.  相似文献   
96.
用稀土化合物改性的钛系载体催化剂(SN催化剂)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顺序嵌段共聚合(Sequentialblockcopolymerization)的研究.考察了苯乙烯预聚时间、单体比、外加给电子体(EB)、烷基铝浓度、催化剂浓度和聚合温度等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发现外加酯(EB)降低了共聚合反应催化活性,在EB/Ti摩尔比为5范围内,外酯有助于提高嵌段共聚物(iPS—b—iPP)中PS段和PP段的等规度及增加苯乙烯链节含量.SN型催化剂对苯乙烯一丙烯嵌段共聚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效率在100g聚合物/g-Ti以上.共聚物通过溶剂革取分级除去均聚物后,所得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链节含量可在15~85mol%之间调节.其结构表征续见第II报.  相似文献   
97.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自交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含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四元共聚物乳液交联后的溶胀度、自交联反应及动力学.结果表明:交联共聚物的溶胀度Q随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单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共聚物在受热的情况下,环氧基因在羧基的作用下开环而发生交联反应,产生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8.
在微波促进下,由2-甲基-β-萘噻唑和取代芳香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基-β-萘噻唑染料,该法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MR,MS,IR,UV-vis确证.  相似文献   
99.
高水相W/O型乳化膏体油膜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国财 《应用化学》1998,15(6):83-85
高水相W/O型乳液是指水相体积占74%以上,属于高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1,2].乳化炸药的问世,使这种高水相W/O型乳液有了新的实际应用.这种炸药是90%~95%重的硝酸铵盐(占水相80%~90%重)水溶液高度分散在5%~10%的油相中构成W/O型乳...  相似文献   
100.
反应性复合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交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层或壳层带有环氧基以及壳层带有羧基的3种不同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通过物理共混带环氧基和羧基的乳胶粒子,得到了两种反应性复合乳液.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动态光散射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其粒径分布较窄,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系数为0.062,平均粒径约76 n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通过胶膜的凝胶率和膨胀率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反应性复合乳液中乳胶粒子的扩散及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结构复合乳液对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性复合乳液中的环氧基和羧基分别分布在乳胶粒子的核层和壳层时,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的充分扩散和化学交联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涂膜的物理化学性能,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10 wt%时,涂膜的拉伸强度达20.3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