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化学   2392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魏俊发  俞贤达 《分子催化》1998,12(4):271-278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用EA,IR,UV-Vis,XPS,EPR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这些Cu2配合物模拟双核铜单加氧酶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特征。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两种类型的结构:脱质子型Cu2LOH和非脱质子型「(Cu2H2LX)Y」Y(X=Y=Cl^1-,Br^-;X=OH,Y=O2ClO^-2),两类配合物可相互转化。非脱质子型配合物催化PhIO对苯乙烯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kJ/mol.  相似文献   
43.
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体系溶液与模拟原油混合,研究该体系的相行为和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粒度分析仪和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中间混合层的粒径分布及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间混合层的体积随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间混合层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特别是得到了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照片, 并提出中间混合层为胶束、微乳液、乳状液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共存体系,其中微乳液结构占主要地位.这对丰富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及探讨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反应性复合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交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层或壳层带有环氧基以及壳层带有羧基的3种不同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通过物理共混带环氧基和羧基的乳胶粒子,得到了两种反应性复合乳液.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动态光散射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其粒径分布较窄,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系数为0.062,平均粒径约76 n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通过胶膜的凝胶率和膨胀率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反应性复合乳液中乳胶粒子的扩散及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结构复合乳液对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性复合乳液中的环氧基和羧基分别分布在乳胶粒子的核层和壳层时,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的充分扩散和化学交联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涂膜的物理化学性能,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10 wt%时,涂膜的拉伸强度达20.3 MPa.  相似文献   
45.
46.
反应挤出法合成S/B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阴离子引发体系下 ,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 ,采用丁二烯、苯乙烯混和单体加料方式 ,本体法一步合成了S B多嵌段共聚物 .考察了螺杆转速、进料速率以及不同丁苯配比对反应挤出合成PS及S B嵌段共聚物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用1 H NMR、IR、DMA、TEM等方法对S B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共聚物由多个微小的丁二烯嵌段和少量无规段组成 .当丁二烯含量少至 15 %左右时 ,其嵌段可回缩成球状 ,粒径大约在 30~ 5 0nm .该材料的韧性随着共聚物中丁二烯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特别是断裂延伸率的提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7.
用锥板式流变仪研究了α-MS对HIPS/SBS共混物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α-MS用量的共混物和如曲线相似.均随增加τ_w增大、η_a下降。流动指数,n均小于1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加入少量(约2.5%)α-MS使共混物熔融指数提高3倍,其总体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8.
采用逆微乳液为媒介合成六铝酸盐及其金属取代系列甲烷燃烧催化剂.首先研制了由表面活性剂、助剂、油相和水相四组分逆微乳液拟三元体系相图,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脂肪醇为助剂,正辛烷为油相和水相[或Al(NO3)3溶液].研究了助剂脂肪醇链长、表面活性剂与助剂相对量和盐浓度对微乳液体系形成和稳定性影响,并以电导率随水含量变化的规律很好地印证了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选取相图中稳定微乳区合成了具有高温稳定性的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六铝酸镧[La(Mnx/Fex)Al12-xO19-δ].用BET、TG-DTA和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性和结构,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利用逆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使催化剂前驱体分散更充分,使六铝酸盐晶相形成的温度有效地降低到950℃.Fe取代的六铝酸盐具有较好高温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而Mn取代的同晶体则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Fe和Mn离子同时对Al3 进行取代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比表面,T10仅为475℃,T90为660℃.  相似文献   
49.
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氯化银浊度法测定氯离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斌  王淑仁  魏琴  徐胜菊 《分析化学》1995,23(5):612-612
本文研究了以非离子型微乳液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为介质,氯化银浊度法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微乳液介质中,分析条件大为改善,氯化银悬浊液3h内非常稳定,并且室温即可直接测定.本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适用于水、水泥原料、生料及熟料中微量氯的测定.2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50.
魏平  庞浩  廖兵 《广州化学》2003,28(3):7-10
利用相反转技术制备磺化聚苯乙烯(SPS)水基微乳液,研究发现,通过选择溶剂和控制混合溶剂的组成,可制备不同颗粒形态结构的SPS水基微乳液,并研究了相反转过程、乳液稳定性与混合溶剂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