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63篇
化学   2387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132.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固相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接枝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丙烯(PP)大分子链上。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E)测定了PP和接枝物PP-g-(GMA-St)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 表明固相接枝PP反应条件为[GMA/[St]=2,反应3.5h,加入GMA 10份,BPO 5份。St的加入有助于GMA与PP的接枝,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3.
手性salen Mn(Ⅲ)化合物是非常有效的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催化剂,近年来对它的非均相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悼圳.以聚合物为载体固载salenMn (Ⅲ)化合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对的无机载体的研究要少得多.本文首次将手性salen Mn(Ⅲ)化合物固载到介孔分子筛MCM-48上,采用FT-IR、XRD、UV-Vis、GC等手段进行表征,并用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4.
郭荣  魏逊  刘天晴 《中国化学》2005,23(4):393-399
In the system of SDS/n-C5H11OH/n-C7H16/H2O with the weight ratio of SDS/n-C5H11OH/H2O system at5.0/47.5/47.5, the upper phase of the system was W/O microemulsion, and the lower phase was the bicontinuous microemulsion. When the n-heptane content was less than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heptane content, the capacitance (Co, Cod) in the upper phase (W/O) dropped, the capacitance (CB1, CBld) in the lower phase (BI) rai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O-BI inteffacial potential (ΔE), capacitance (Ci), and charge-transfer current (ict) decreased.After the n-heptane content reached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heptane content, ΔE, Ci and ict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相似文献   
135.
羧基丙烯酸酯涂料合成及其防雾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互穿网络型羧基丙烯酸酯类聚物乳液,研究了加料方式对羧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加入到核单体中有利于羧基分布在乳胶粒表面。在体系中引入离子键交联结构提高了乳液涂料的硬度和耐水性能,离子键交联PILN型涂料具有优良的防雾性能。  相似文献   
136.
合成了一种新的共聚体——聚(4-偶氮磺酸苯乙烯-co-4-乙烯基吡啶), 它含有吡啶环, 能作为氢受体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氢键自组装. 在紫外光照下, 组装膜通过偶氮磺酸基的光解, 形成稳定的共价交联结构, 在电解质水溶液中也不被破坏, 可用作光电转换膜, 并能在盐水溶液中直接测定它的光电流. 结果表明含有本征态聚苯胺的自组装膜是一种良好的光电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37.
载药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图研究实现纳米药物载体可控制备的方法.采用微乳液控温相图绘制装置绘制了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F-68)/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基于电导率测定值确定了微乳液的结构(W/O、双连续相和O/W),该体系同时存在液晶区域.乳化剂S-40/F-68的质量比为7:3.研究了脂溶性药物维甲酸(RA)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A的加入对微乳液的相行为影响较小.基于相图研究结果制备了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RA-SLN),亚微米粒度分析仪(PCS)测定的平均粒径和透射电镜测试都表明RA-SLN为10 nm左右的球状粒子.  相似文献   
138.
电荷转移络合反应机理是研究苯乙烯-马来酸酐自由基交替共聚反应机理的关键。本文简述了苯乙烯-马来酸酐电荷转移络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9.
选用了变质程度不同的八种煤和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添加剂,详细考查了该添加剂的分子量对水煤浆浆体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考查PSS相对分子量的范围内(质均分子量为5.34×104~33.39×104),八种煤的水煤浆成浆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水煤浆成浆性与PSS添加剂的平均分子量的关系可归因于添加剂在煤粒上的吸附,分子量小的PSS在煤粒上的吸附量大于分子量大的PSS;PSS分子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煤浆的流变性由胀性向假塑性转变;PSS分子量的增加使水煤浆的静态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0.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体系的组成以及分子量分布对共聚物的耐热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适当控制混合单体比例,可望获得一种综合性能较优越的共聚物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